
雕花裝飾。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李壯烈戰迹》:“公乃造海船數十艇,不加鏤飾,與客船無異。”
“镂飾”是一個漢語詞語,指通過雕刻、雕花等工藝在物體表面進行裝飾。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嘯亭雜錄》等古籍或工藝類資料。
《镂飾》是一個常用詞彙,用來形容雕刻、刻紋或切割在物件表面上的裝飾圖案。這些圖案通常具有精細、精巧和獨特的特點。
《镂飾》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長(長撇)和金(钅字旁),總共有12個筆畫。
《镂飾》這個詞的來源相對較晚,最早出現在明代。它是由中國古代的工匠和藝術家們創造出來的,用以形容他們手工制作的金屬、木材或其他物件上的精美圖案。
在繁體字中,镂飾的寫法為「鏤飾」。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镂飾的寫法稍有不同。從《康熙字典》中可以看到,镂飾以「鏤飾」的形式出現,這些字的寫法更加繁瑣,但仍沿用了部分現代寫法中的筆畫。
1. 這扇木門的镂飾花紋極其精緻,展現了傳統木工技藝的精湛程度。
2. 那位雕塑家以其獨特的镂飾技法在展覽上赢得了衆多觀衆的贊賞。
镂飾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新詞,例如:
1. 镂飾品
2. 镂飾藝術
3. 镂飾圖案
4. 镂飾工藝
近義詞是指與镂飾具有相似或相近意義的其他詞彙,例如:
1. 石雕
2. 木雕
3. 鐵藝
4. 刻紋
反義詞是指與镂飾意義相反的詞彙,例如:
1. 平滑
2. 光滑
3. 樸素
4. 無裝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