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濟勝具的意思、濟勝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濟勝具的解釋

指能攀越勝境、登山臨水的好身體。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栖逸》:“ 許掾 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時人雲, 許 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五:“ 釣臺 、 西臺 ,兩峰并峙,高出層霄,餘無濟勝具,不克登其巔。”亦作“ 濟勝資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玉壺遐覽>引》:“餘鄙且怠,未必夙規於大道,益之病靡濟勝資,朝夕一壺如守五石瓠,其於六合之外,猶之坐井而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濟勝具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古典詞彙,其含義可從字義、典故及用法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為“渡過”,引申為“達成”“實現”。此處指達到某種目的或境界。

  2. 指“勝景”“山水美景”,特指自然山水或登臨遊覽之樂。

  3. 意為“條件”“資質”,即身體或精神上的能力。

    濟勝具直譯為“實現遊覽山水之樂的身體條件”。

二、典故溯源

該詞典出南朝《世說新語·栖逸》:

許掾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此處描述名士許詢(許掾)既有熱愛山水的雅興(勝情),又具備強健體魄支撐登山涉水(濟勝具),二者結合方得遊賞之樂。

三、詞義演變與文化内涵

  1. 本義:指登臨山水所需的健康體魄(如腿腳靈便、耐力充沛)。
  2. 引申義:
    • 擴展為實現雅緻生活或精神追求的物質基礎與身心條件(如財力、閑暇、修養)。
    • 明清文人筆記中,常與“煙霞痼疾”(嗜好山水成癖)并提,強調身心兼備方能縱情林泉。
  3. 現代用法:

    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與文化評論,形容人兼具閑情逸緻與實踐能力,如:“他退休後遍訪名山,非但有濟勝具,更懷探幽之心。”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濟勝具”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能夠攀越勝境、登山臨水所需的強健體魄,尤其強調身體條件對遊覽山水的重要性。

二、出處溯源

源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栖逸》:

許掾(許詢)好遊山水,而體便登陟,時人雲:“許非徒有勝情,實有濟勝之具。”
(意為:許詢不僅熱愛山水,更具備登高涉險的身體素質。)。

三、曆史用例

  1. 明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提到“病靡濟勝資”,感歎自身體弱無法遍覽勝景。
  2. 清代俞樾《春在堂隨筆》自謙“無濟勝具”,無法登臨釣台、西台之巅。
  3. 《南史·劉歊傳》記載劉歊憑借“濟勝之具”遍遊山水,時人歎服。

四、相關擴展

五、核心内涵

該詞反映了古人對自然探索的向往,同時強調身體力行是實現這種精神追求的基礎,體現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别人正在浏覽...

挨擦踩曲參政議政超絕非凡蟲虎帶月電珠兜零反包圍诽诋蠭蒙豐鐘分異符徵杠夫更號冠辭光照度好好交懷瑾花盤穢語活辣子椒闱加塞兒金戚稽閲涓潔浚決炕陽苦愛亮花花録記輪替惱燥旁郡配套成龍棚扒吊栲鋪司七寶五味粥卭竹日月蹉跎容乞榮啓期山腦坢輋民聲文神韻頌埙唐年讨繹天華提鼓庭柯同休等戚脫蹝惋失跣足科頭霄嶺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