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ng(another name of Chengdu)] 四川成都市的簡稱。見“蓉”
(1).見“ 芙蓉城 ”。
(2).古代傳說中的仙境。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七:“後 任 死,伏魄時《口號别親友》雲:‘……見説羣仙同抗手,遲餘受代主 蓉城 。’” 清 無名氏 《星秋夢》:“他日毗藍劫盡, 蕊苑 蓉城 ,再圖永聚。”
“蓉城”是四川省省會成都市的别稱,這一名稱的由來及含義可結合曆史文化背景分以下幾點解釋:
“蓉城”源自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政權。據記載,後蜀皇帝孟昶為寵愛花蕊夫人,下令在成都城牆上遍植芙蓉花。此後,成都因滿城芙蓉得名“芙蓉城”,後簡化為“蓉城”。這一典故在清代文獻中也有提及(如《隨園詩話》),進一步印證了名稱的傳承。
芙蓉花(木芙蓉)是成都市市花,象征美麗、高潔。成都平原自古富庶,享有“天府之國”美譽,“蓉城”既呼應自然景觀,也體現城市文化底蘊。
成都簡稱“蓉”,另有“錦城”之稱(因蜀錦聞名)。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成都兼具曆史文化與現代經濟職能,是成渝雙城經濟圈核心、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和交通樞紐。
“蓉城”不僅用于文學創作(如《蓉城之戀》),也常見于官方表述和日常用語,成為成都的文化符號之一。
從曆史典故到現代城市形象,“蓉城”一詞承載了成都的自然景觀、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是兼具詩意與認同感的别稱。
《蓉城》指的是四川省省會成都市的别稱。成都素有“蓉城”之美譽,其中“蓉”是成都市的簡稱,“城”則指城市。因為成都市地處盆地,四周群山環抱,氣候溫和,植被繁茂,被人們賦予了“蓉城”的雅稱。
《蓉城》的拆分部首是草字頭部首,并且由11畫組成。草字頭部首代表的是與植物有關的字,與“蓉”一詞的意義相符。
《蓉城》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别》中,其中提到了“蓉城”之稱。後來,成都逐漸發展起來,人們開始将“蓉城”與成都聯繫在一起,并成為成都的代稱。
《蓉城》的繁體字是「蓉城」,與簡體字是一樣的。
在古時候,「蓉城」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沒有太大的變化。
1. 我們明天将前往蓉城旅遊。
2. 成都是一座以蓉城之美聞名于世的城市。
蓉花、蓉城風光、蓉城雅集、蓉城文化
成都、川渝地區
其他城市、外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