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st] 木質的長圓竿或金屬柱,通常從船的龍骨或中闆上垂直豎起,可以支撐橫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
見“ 桅竿 ”。
(1).見“ 桅竿 ”。
(2).輪船上懸挂信號、裝設天線、支撐觀測台的高杆。
“桅杆”是船舶上的重要結構,其含義和功能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析:
桅杆(拼音:wéi gān)指船上用于懸挂帆、旗幟或支撐設備的高聳柱杆,通常垂直豎立于船體龍骨或甲闆上。其核心功能是作為船體結構的支撐點,同時承載航行所需的多種裝置。
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閱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桅杆是指船上或樓頂等處用來支撐帆或旗幟的豎立物。拆分部首是木(木材的意思)和廣(廣泛、寬闊的意思),筆畫總共有9畫。
《桅杆》一詞最早見于《左傳·哀公十四年》:“士曰:‘鼓之以文、震之以聲,将聽 Symmetry 之聲焉;上下近、中正直、調和、而韻奏發乎桅杆之間,則末也;左右遠、中曲直、空虛、而衷氣息乎桅杆之間,則薪也。’”,其中的“震之以聲、将聽Symmetry之聲焉;上下近、中正直、調和、而韻奏發乎桅杆之間”表明了桅杆是指樓閣等屋頂上的建築物。
桅杆的繁體字為「桅杆」。
在古時候,「桅杆」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古漢字具有多種古體字形。比如,古漢字中的「杆」可能是用「」的形狀,多為橫豎相間的直線,以表達木材的意思。
1. 在海上航行時,船的桅杆需要經常檢查和維修,以确保航行的安全。 2. 在國慶節的時候,人們會在屋頂上豎立大大小小的旗幟,用桅杆支撐起來。
桅杆的常見組詞有:桅頂(船上的頂部,構成桅杆和桅帆的整體),桅索(用來固定和操縱桅杆的索具),桅帆(用桅索固定起來的帆布),桅座(用來支撐桅杆的底座)。
近義詞:桅木(指用來支撐帆的木料)
反義詞:平(沒有豎立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