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豐歉。謂年歲豐登或歉收。《宋書·顔延之傳》:“量時發斂,視歲穰儉,省贍以奉己,損散以及人。”
“穣儉”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年歲的豐收或歉收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穣儉”由“穣”和“儉”組成,其中:
文獻例證
該詞可見于《宋書·顔延之傳》:“量時發斂,視歲穰儉。”意為根據年成的好壞調整賦稅征收與物資分配。
文化關聯
“穣儉”是一個文言色彩較濃的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含義為年歲的豐收與歉收,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對自然經濟條件的關注。
穣儉是一個漢字詞,由“穣”和“儉”兩個字組成。
“穣”字的部首是穴,總共有16個筆畫;“儉”字的部首是人,總共有9個筆畫。
“穣”字的本義是冬季的糧食多産,豐收的意思。而“儉”字的本義是節儉,節約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穣”的寫法是「穰」,而“儉”的寫法是「儉」。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關于“穣”,古時候還有一種寫法是「穙」。
1. 今年秋天的收成非常穣,我們不用擔心食物短缺。
2. 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我們要特别儉,盡量節約開支。
穣儉并重、穣田、儉樸、儉約、儉省。
節儉、節約、勤儉。
奢侈、浪費、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