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誦的意思、課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誦的解釋

課讀吟誦。 金 元好問 《學東坡移居》詩之二:“誰謂我屋小,十口得安居。南榮坐諸郎,課誦所依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課誦”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文學/日常語境中的含義

指有計劃地誦讀和學習,常見于古代詩文描述的學習場景。例如金代元好問在《學東坡移居》詩中提到“南榮坐諸郎,課誦所依於”,描繪了家族子弟依循固定内容誦讀學習的場景。此處的“課”指分段教學或學習任務,“誦”即吟誦,合指按計劃進行的誦讀活動。

二、佛教專用術語

特指寺院每日定時進行的宗教修行儀式,包含誦經、持咒、禮佛等固定内容,又稱“功課”。其特點包括:

  1. 時間固定:分早課(清晨)與晚課(下午五點),契合佛教“朝暮不軌,猶良馬無缰”的修行理念。
  2. 功能明确:通過儀軌淨化雜念、積累功德,如早課誦《楞嚴咒》以抑制未萌之欲,晚課助反思日間言行。
  3. 文化影響:現代“做功課”一詞即源于此,體現佛教文化對日常語言的滲透。

補充說明

需注意語境差異:文學中的“課誦”側重學習行為,佛教術語則指向宗教實踐。兩類含義均強調規律性與系統性,但目的和形式存在本質區别。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課誦的意思

《課誦》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朗讀或背誦課文或詩文。在教育領域中常用于指導學生朗讀或背誦文學作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課誦》的拆分部首為讠(讓字旁),部首部分表示與言語朗誦相關。該字共有11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課誦》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漢字發展過程中的甲骨文及金文。繁體字為「課誦」,保留了更多的傳統筆畫和書寫方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課誦」有一個稍有不同的變體,即「課誦」。古時的書寫方式更複雜,需要更多的筆畫和曲線。這種變體形式在繁體字中保留下來。

例句

1. 等到課後,老師讓我們課誦那篇古詩。

2. 他每天早晨起床後都會課誦幾段英文短文。

組詞

課文、朗誦、背誦、誦讀

近義詞

朗讀、吟誦、讀書

反義詞

默寫、默讀、靜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