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課殿的意思、課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課殿的解釋

舊時朝廷對官吏定期考課,政績最差的稱“課殿”。《漢書·兒寬傳》:“後有軍發,左内史以負租課殿,當免。”《資治通鑒·漢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課下下曰殿。”《金史·循吏傳·趙重福》:“歲饑,民煮鹵為鹽賣以給食,鹽官往往杖殺之。 重福 曰:‘寧使課殿,不忍殺6*人。’”參見“ 課最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課殿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課殿是古代官吏考核制度中的專業術語,指官員在考課中被評定為末等。該詞由"課"與"殿"複合構成:"課"特指古代對官吏政績的考核,《說文解字》釋"課"為"試也";"殿"在考課體系中表末位等級,《漢書·宣帝紀》注引如淳曰"殿,後也,課居後也"。

在宋代铨選制度中,課殿制度執行尤為嚴格。《宋史·職官志》記載,官員考課分三等九級,凡"居官謾惰、施設弗勤"者定為下下等,即課殿。北宋元豐改制後,課殿者将面臨"奪俸一季,降職差遣"的處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三百二》)。明代《大明會典》規定,連續三年課殿者"削籍為民"。

該詞常與"課最"對舉使用,如《中國曆史大辭典》收錄的"殿最"條所述:"上功曰最,下功曰殿"。現代漢語中雖不再沿用此考核制度,但"殿軍"等詞語仍保留"殿"字的末位義項。

網絡擴展解釋

“課殿”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來源和用法區分:

一、官吏考課中的最差等級(主流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古代朝廷對官員定期考核時,政績評定最差的等級。例如《漢書·兒寬傳》記載,官員因“負租課殿”面臨免職。

  2. 曆史依據

    • 《資治通鑒》胡三省注:“課下下曰殿”,即考核結果為下下等稱為“殿”。
    • 《金史》提到官員甯肯“課殿”也不願嚴苛執法,體現考核結果對仕途的影響。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中描述官吏政績考核制度,如“課殿當免”(因考核最差被免職)。


二、形容學習專注(較少見)

少數資料(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像在殿堂中上課一樣刻苦學習”,并稱出自《韓非子》。但此說法未見于其他權威曆史文獻,可能與“課”字的“考核”“課程”多義性有關,需謹慎采用。


總結建議:
在曆史或學術場景中,“課殿”通常指官吏考課的最差等級,建議優先參考《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料。若涉及文學比喻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馣薆吧台汴梁逼附避寂必律律瑸斒鬓鴉草木谄谀取容朝直程程程文沖幄耋民鵝抱發舒豐上兌下付現根極公廳怪異孤軍奮戰國際單位制好奇黑天白日黃皮果毀方投圓徼恩鲛龍恝然舉劾具列陵谷變遷龍生九種煤掌藐躬密密疏疏鳴镝瞑截女垣前委欺惑氣拍鹙子衣七歪八扭曲環熔解上盜申表勝士收服疏鑿歲朝圖損缺夙悟天末銅籌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