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姊妹的意思、十姊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姊妹的解釋

(1).古 渤海國 異姓婦人結成的集體。 宋 洪皓 《松漠記聞》卷上:“﹝ 渤海國 ﹞婦人皆悍妬, 大 氐與他姓相結為十姊妹,疊幾察其夫,不容側室及他遊。”

(2).鳥名。《增補類腋·物部·雜載》引《雲間郡志》:“十姊妹名遊香,俗呼相思鳥。性狎,其侶飛鳴不散。”

(3).植物名。薔薇科。每蓓十花或七花,故又稱七姊妹。 周瘦鵑 《花木叢中·姊妹花枝》:“ 明 代小品文作家 張大複 ,有‘梅花草堂筆談’之作,中有一則談十姊妹雲:‘十姊妹,花之小品,而貌特媚,嫣紅古白,袅袅欲笑,如雙姝邂逅,嬌癡籬落間。故是薔薇别種。’ 伯宗 雲:‘折取柔枝插梅雨中,一歲便可敷花;故知其性流豔,不必及瓜時發也。’以人喻花,自很隽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十姊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名詞,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鳥類名稱

十姊妹是白腰文鳥(學名:Lonchura striata)的别稱,屬于雀形目梅花雀科。該鳥因常以10隻左右的小群活動而得名,體長約11厘米,背部棕褐色,腰部有明顯白色橫斑。其鳴聲輕柔,行為活潑,廣泛分布于中國南方地區,常栖息于稻田、灌木叢等環境。《現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一種群居的小型鳥類”,中國鳥類學會官網亦收錄該名稱,指出其具有“社會性強、群體協作”的習性。

二、植物名稱

十姊妹指野薔薇(學目:Rosa multiflora)的變種,屬薔薇科落葉灌木。其特點是枝條細長、攀援生長,花朵呈粉紅或白色,通常7-10朵簇生為傘房花序,故得此名。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十姊妹,藤本,花小而叢生”,描述其藥用價值及觀賞特性。該植物在中國長江流域常見栽培,《中國植物志》強調其“耐寒性強,可用于園林綠化和水土保持”。

兩種釋義均體現漢語詞彙“以特征命名”的造詞規律,動物與植物的關聯稱呼反映了傳統文化中對自然觀察的細膩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十姊妹”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不同的語境和文化背景有所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1.曆史背景

指古渤海國婦人結成的團體:
在宋代,渤海國的婦女常與其他異姓女性結成“十姊妹”,以互相監督丈夫的行為,防止納妾或外出遊蕩。這一記載出自宋人洪皓的《松漠記聞》。


2.鳥類名稱

一種小型鳴禽:
十姊妹鳥體型似雀,羽毛多為白、淡褐或黑白相間,鳴聲悅耳,性情溫順,易于繁殖飼養。它們還被用來代孵其他鳥類的蛋。


3.植物名稱

薔薇科植物(别稱“七姊妹”):
這種小灌木常見于中國南方,莖帶刺,初夏開花,每蓓常含10朵或7朵花,花色豐富(黃、紅、白等),具有觀賞價值。明代文人張大複曾以“雙姝邂逅”形容其嬌媚姿态。


4.引申的比喻義

形容親密關系或團結協作:
“十姊妹”在漢語中也用作成語,比喻親密無間的朋友、兄弟姐妹或團隊,強調互助與和諧。


5.使用示例

更多細節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薄軬車倍差貶挫鼻囪彬雅猜疑钗裙塵仆淳孝蹴迮虭蟧鼎府鬥攏斷取反眼不識覆敗伏虎林高悟工拙狗鼠不食汝餘寒奧後跟厚貌深文歡暢擭撮降拜講武堂剪迹簡陋健碩記丑言辯解剝雞鳴壺鯨潮經史子集驚心悲魄警惺祭式鈞令量抹禮防臨陳沒下颔的話冥闇明碼民累密畤腦脹藕斷絲不斷锵湧情變乳管儒林丈人塞望散暢讪傲山落首令投劾小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