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敦勸的意思、敦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敦勸的解釋

[advise cordially] 懇切地勸說;敦促勸說

詳細解釋

敦促勸勉。《後漢書·韋義傳》:“﹝ 桓帝 ﹞復詔京兆尹重以禮敦勸, 著 遂不就徵。” 明 李東陽 《恭題魯府尹所藏先朝敕谕後》:“凡所策士,既為親定甲乙,復自閲名籍,慰勉敦勸。”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動中的第一次大失敗》:“大概就因為有這位 孟少府 的敦勸, 李白 在 開元 十八年的**,便曾經經由 南陽 到 長安 去進行過政治活動。”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敦勸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敦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懇切地勸告或勸說。它強調勸說的态度是真誠、殷切且帶有一定力度的,而非輕描淡寫或例行公事。

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并附上權威來源:

  1. 核心釋義:

    • 懇切地勸說;殷切地督促。 這個詞由“敦”和“勸”組成。“敦”有厚道、誠懇、督促之意;“勸”即勸說、勉勵。合起來,表示以一種誠懇、殷切的态度去說服或督促對方接受意見、采取行動或改變做法。
  2. 語義側重:

    • 态度誠懇真摯: 這是“敦勸”最顯著的特征。它表達的勸說不是敷衍了事的,而是發自内心的關切和期望。
    • 帶有督促意味: 相較于一般的“勸說”,“敦勸”往往包含一定的催促或敦促成分,希望對方能重視并盡快采納建議或付諸行動。
    • 常用于正式或莊重場合: 多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出于責任、道義對他人進行的鄭重其事的勸告。
  3. 用法與語境:

    • 詞性: 動詞。
    • 結構: 常以“敦勸 + 某人 + (做某事)”的結構出現。例如:“家人敦勸他戒煙。” “領導敦勸他接受新的任命。”
    • 語境: 常用于需要表達真誠關懷、鄭重建議或必要督促的場景,如規勸他人改正錯誤、接受幫助、承擔責任、考慮重要決定等。
  4. 近義詞辨析:

    • 勸告: 範圍更廣,态度不一定特别懇切。
    • 規勸: 側重于用道理、規則來勸誡,使其改正錯誤,有時帶告誡意味。
    • 敦促: 更側重于催促、促使行動,懇切的意味不如“敦勸”強。
    • 奉勸: 帶有尊敬或客氣的意味。
    • 說服: 強調通過講道理使對方心服口服地接受。
    • 敦勸 的核心在于“敦”所體現的誠懇殷切的态度 和“勸”所包含的督促行動的目的。

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 商務印書館: 該詞典是漢語規範化的權威工具書,對“敦勸”的釋義簡潔準确,體現了其核心含義。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注:此為商務印書館産品頁面,詞典本身無直接免費線上鍊接,此鍊接指向其介紹頁以示來源權威性)。
  2. 《漢語大詞典》 - 上海辭書出版社: 作為大型曆時性漢語語文辭典,其解釋更為詳盡,有助于理解“敦”與“勸”結合後的深層含義。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 (此為出版社官網,指向其品牌和産品)。
  3. 《辭源》(第三版) - 商務印書館: 對于探究“敦勸”可能的古語淵源和更早的用法有參考價值。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 (同《現漢》,指向出版社産品頁)。

“敦勸”意指以極其誠懇、殷切的态度去勸說并督促他人,強調勸說的真摯性和一定的行動導向性,多用于比較正式或需要表達深切關懷的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敦勸”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懇切地勸說或敦促勸勉,強調用真誠、懇切的态度規勸他人。拼音為dūn quàn。


詞源與曆史用法


使用場景與例句

  1. 正式規勸:

    如《南史》記載:“奉诏敦勸”,指奉皇帝之命誠懇勸說。

  2. 日常規誡:

    郭沫若曾提及友人“敦勸”李白參與政治活動,體現私人間的真誠建議。


近義詞與特點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例證或造句,可參考漢典及查字典的詳細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把把梆子頭辨論别鶴操筆筒逋孽讒言佞語乘權崇班寵貴粗制濫造倒叙吊杠調下低仰恩輝二氧化矽放赦奉敬風性焚掠腐舊公同輥子駭浪驚濤航模悍橫韓子花精昏婣護痛嘉肥勦竊積李金吾不禁巾帻九肋寬以待人嬾慢離缺驘軍麻苴梅腮門次糜粥内闆霓袖輕飄青燭散寮三獄沈蠱銅汁挖方無寄汙上霞爛鄉誼線軸閜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