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詩牌的意思、詩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詩牌的解釋

(1).用以題詩的木闆。 宋 王安石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褒賢樂善自為美,當挂廟壁為詩牌。”《警世通言·俞仲舉題詩遇上皇》:“酒保道:‘解元借筆硯,莫不是要題詩賦?卻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詩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當直,便折了這一日日事錢。’”

(2).指題上詩的木闆。 清 厲鹗 《王蒻林司勳邀遊惠山訪愚公谷》詩之一:“ 二泉亭 下看詩牌,轉入蕭森秀嶂街。”

(3).韻牌。刻詩韻上下二平聲為紙牌式,每韻一葉,總三十葉,山遊分韻,人取一葉,吟以用韻。見 明 屠隆 《考槃馀事·韻牌》。 清 秋瑾 《東風第一枝·雪珠》詞:“儘圍爐閑理詩牌,瘦了梅花人面。”

(4).文人遊戲,各以牌分取雜字,綴成韻語,是牌亦曰詩牌。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七:“近士大夫競以詩牌集字,牽湊無理,或至刻之集中,尤可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詩牌”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所演變,主要包含以下四層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題詩的木闆
    指古代用于題寫詩句的木闆或石闆,常見于寺廟、名勝等場所。例如宋代王安石的詩句提到“當挂廟壁為詩牌”,說明其作為詩歌載體的功能。

  2. 詩歌的格律與韻律
    廣義上指古代詩歌創作中遵循的特定格式,如平仄、對仗等規則,多用于文學研究和教育場景。


二、延伸含義

  1. 韻牌(文人遊戲工具)
    明代文人将詩韻刻于紙牌上,共30葉(對應平聲15韻、仄聲15韻),供山遊時分韻作詩使用。參與者隨機抽取一葉,按指定韻腳創作,兼具學習與娛樂功能。

  2. 文字遊戲道具
    一種類似卡牌的娛樂工具,牌面印有單字或詞組,參與者需按規則組合成詩句。此類活動盛行于明清,後逐漸消失。


三、曆史演變


四、與“詞牌”的區别

需注意“詩牌”與“詞牌”不同: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牌遊戲規則或曆史案例,可參考《考槃馀事·韻牌》等古籍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詩牌》的意思

《詩牌》是指古代文人用來寫作詩歌的一種特定形式的文牍或紙張。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詩牌》的部首是言字旁,共有7個筆畫。

來源

《詩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練習寫作詩歌的過程中。當時,文人常常使用一種特制的牍或紙張來寫作詩歌,這種牍或紙張就被稱為《詩牌》。

繁體

《詩牌》的繁體字為「詩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也有使用「詩牌」來寫作詩歌的習慣。字形上與現代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言字旁和詩相關的意義。

例句

1. 他隨手寫下了一張《詩牌》,靈感立即湧上心頭。

2. 在他的書桌上擺滿了各種形式的《詩牌》,這是他寫作詩歌時的必備工具。

組詞

1. 詩稿:指已經寫好的詩歌作品。

2. 詩集:指将多首詩歌收集在一起的書籍。

3. 詩人:指從事寫作詩歌的人。

近義詞

1. 詩紙:也是指專門用來寫作詩歌的紙張。

2. 詩稿紙:專指作為詩稿使用的紙張。

3. 詩文牍:古代稱寫作詩歌的特制紙張。

反義詞

1. 散文:指一種叙事性或抒情性較強的散體文字。

2. 散文牍:古代稱寫作散文的紙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