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問的意思、不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問的解釋

(1).不慰問。《周禮·秋官·大行人》:“出入三積,不問壹勞。”

(2).不過問;不詢問。《史記·陳丞相世家》:“ 漢王 以為然,乃出黃金四萬斤,與 陳平 ,恣所為,不問其出入。” 唐 李商隱 《賈生》詩:“可憐夜半虛前夕,不問蒼生問鬼神。” 宋 曾鞏 《兜率院記》:“至于浮屠人雖費如此,皆置不問,反傾府空藏而棄與之。” 夏衍 《不愁沒有工作》:“但是 上海 就是這樣的可以放置不問了嗎?”

(3).不管;無論。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耕田》:“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溼得所為佳。”《敦煌變文集·燕子賦變文》:“雀兒出來,不問好惡,拔拳即搓。”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三折:“不問官妓私科子,隻等有好的來你客店裡,你便來叫我。”

(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刑事責任。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朕即赦 元濟 不問,迴軍讨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兵部·武弁殺邑令父子》:“乃父子俱死箠楚,寧非衣冠奇禍,何以置 興 不問? 興 尋病,得伏枕死。” 毛 * 《為争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基本好轉而鬥争》:“在這個問題上,必須實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即首惡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的政策,不可偏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主要包含以下核心義項:

  1. 不詢問;不打聽

    • 釋義: 指對某事或某人沒有好奇心,不主動探聽或了解具體情況。
    • 例句: "他對别人的私事向來不問。" / "隻管去做,成敗不問。"
    •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問”的基本釋義包含“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情或道理請人解答”,其否定形式“不問”即指不進行此行為。(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不追究;不計較

    • 釋義: 指對某些事情(如過錯、責任、來源等)采取寬容态度,不予深究或計較。
    • 例句: "既往不問。" / "他對下屬的小過失常常不問。" / "不問出身,隻問能力。"
    • 來源依據: 此義項在《漢語大詞典》中有明确體現,指“不追究;不查問”。(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3. 不論;不管

    • 釋義: 表示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改變,後面常接“都”、“也”等副詞呼應。相當于“無論”。
    • 例句: "不問男女老少,都踴躍參加。" / "不問困難有多大,我們都要克服。"
    • 來源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問”的釋義中,包含“管;幹預”義項,其否定形式“不問”引申出“不論;不管”的連詞用法。(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語法功能:

“不問”的核心含義在于表達一種“不予主動探詢”或“不予計較深究”的态度,引申出表示無條件(“不論”)的連詞用法。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

“不問”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詳細解釋:

1.不慰問

指對他人不表示關心或慰問。
例:《周禮·秋官·大行人》中提到“出入三積,不問壹勞”,強調禮節上的缺失。

2.不過問;不詢問

表示對某件事不主動了解、不幹涉。
例:

3.不管;無論

表示無條件或不加區分。
例: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提到“高下田,不問春秋”,指耕作時不區分田地高低或季節。

4.不依法處分;不追究責任

多用于法律或政策語境,指對某些行為免于處罰。
例:古代文獻中“董氏宗族,不問長幼,皆封列侯”描述赦免後的封賞。


綜合總結

“不問”的語義核心是“不主動介入或幹預”,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該詞在古漢語中使用廣泛,現代多用于書面或特定表達(如成語、典故)。

别人正在浏覽...

臕息炳曜鼻繩補諡材官校尉長城扯絡程氣赤菽除堂代數和大隧大巫登祀碉樓砥砺名節奉天省縫衣淺帶箇是攻苦食淡廣霞光演谷食浩宕叫取腳丫子焦噪筋竿寄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晾曬瀝瀝淅淅靈瑣粝食粗衣旅宦慢來沒路俳诙痞硬鉗劫僑民惬懷奇離輕秀秋影凄轸揉慁沙沙聲奢比生魄神宇術虎厮挺恬澹鐵圍山透糖讬後汙君小東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