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恬澹的意思、恬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恬澹的解釋

亦作“ 恬憺 ”。同“ 恬淡 ”。清靜淡泊。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樸,上聖撫之,恬澹無為。” 漢 王充 《論衡·定賢》:“恬憺無欲,志不在於仕;苟欲全身養性為賢乎?是則 老聃 之徒也。” 宋 曾鞏 《徐幹<中論>目錄序》:“ 魏文帝 稱 幹 懷文抱質,恬澹寡欲。” 清 馮桂芬 《常熟叔岩曾君墓表》:“君素恬澹,春官屢薦不中第,遂絶意進取。” 章炳麟 《俱分進化論》:“吾嘗讀 赫爾圖門 之宗教哲學矣,其説曰,有惡根在必有善根,若恬憺無為者,其善根亦必斷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恬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恬澹”指心境平和、甯靜自在,不受外界幹擾的狀态。該詞由“恬”和“澹”組成:

二、詳細解釋

  1. 内在心境
    強調内心平和與超脫,如《潛夫論》中“恬澹無為”描述上古聖人治理百姓時清靜淡泊的處世态度。
  2. 生活态度
    常與“寡欲”“無為”等詞關聯,體現不熱衷名利、追求簡單安甯的生活方式。例如宋代曾鞏評價徐幹“恬澹寡欲”。

三、使用場景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五、發音與字形

“恬澹”既是一種内在修養的境界,也是一種外在生活方式的體現,常見于傳統文化中對理想人格的描繪。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潛夫論》《論衡》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恬澹

恬澹(tián dàn)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性情或心态。它的意思是甯靜、平和、淡泊,表示心情安逸舒適,不受外界的幹擾或困擾。

拆分部首和筆畫:
恬:心(xīn)+ 兒(ér),共10畫
澹:氵(shuǐ) + 啇 (dí),共17畫

來源:恬澹最早出現在《詩經·周南·桃夭》中的詩句:“餘幼時即事于陳,曾孫子孫,及予股肱。爾其純粹矣!溫恭恭,如霜雪之下,天之陰雲。”意思是形容一個人性情溫和、内心淡定。

繁體:恬澹(顛澹)

古時候漢字寫法:恬字在古代常常寫作“甜”,而澹字也常常寫作“癉”。在楷書出現後,恬澹的現代書寫方式逐漸被确立。

例句:
1. 他總是保持恬澹的心态,不被外界的喧嚣影響。
2. 這幅畫給人一種恬澹甯靜的感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間。
3. 她的生活過得很恬澹,沒有過多的煩惱和紛擾。

組詞:
恬靜、恬美、恬淡、恬適、恬谧

近義詞:
甯靜、平和、甯願、淡泊、安逸

反義詞:
繁忙、嘈雜、煩躁、緊張、不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