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鼻繩的意思、鼻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鼻繩的解釋

指拴在牛鼻上的繩子。《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設其楅衡,置其絼,共其水槀” 鄭玄 注引 漢 鄭司農 曰:“絼,著牛鼻繩,所以牽牛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鼻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和延伸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拴在牛鼻環上的牽引繩索。古代通過在牛鼻中隔穿孔系繩,以方便控制牛的行動,這是中國農耕文明中常見的牲畜管理方式。

二、曆史來源 最早可追溯至《周禮·地官·封人》中的記載,漢代鄭玄注釋時提到"絼,著牛鼻繩,所以牽牛者"。宋代黃庭堅詩中多次出現該詞,如"春草肥牛脫鼻繩"暗喻擺脫束縛的意象。

三、文學應用 在古詩文中常被用作比喻:

  1. 象征約束(如譚處端《滿庭芳》"鼻繩牢把")
  2. 反喻自由(如黃庭堅"脫鼻繩")
  3. 引申為行為準則(如"繩之以法"的關聯意象)

四、現代應用 現代農村仍保留此農具,但更多出現在成語典故和地域方言中。隨着機械化普及,實體鼻繩使用場景逐漸減少。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或方言變體,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中的完整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二

鼻繩(bí shéng)是指一種用于固定眼鏡或眼鏡框的繩子。下面是關于鼻繩的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鼻(bí):包含“⺻”和“一”兩個部首,總共有9個筆畫。 - 繩(shéng):包含“纟”和“⺮”兩個部首,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鼻繩這個詞源自于“鼻子”的“鼻”和“繩”的組合。由于眼鏡需要穩固地放置在鼻梁上,所以使用繩子綁在眼鏡上,通過懸挂在耳朵兩側來固定。 繁體字: 鼻繩的繁體字為“鼻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并沒有專門的寫法來表示鼻繩,因為眼鏡在古代并不常見。鼻繩作為一個現代的物品名詞,是在近代才出現的。 例句: 1. 我的眼鏡丢了鼻繩,不知道在哪裡找。 2. 她用鼻繩把眼鏡挂在脖子上,方便隨時使用。 組詞: - 眼鏡 - 鼻梁 - 眼鏡框 近義詞: 眼鏡鍊、眼鏡帶 反義詞: 無 希望以上内容對于你了解鼻繩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