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室内的帷帳。借指卧室。 宋 王鞏 《聞見近錄》:“上遣禦藥院供奉官 高居簡 就第,召 張文定 至寝幄。”
“寝幄”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ǐn wò,其基本含義和解釋如下:
字面含義
引申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宋代《聞見近錄》等史料。
《寝幄》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睡覺的床榻或寝室。在古時候,人們在寝室裡睡覺休息,所以寝幄也指代睡眠的地方。
《寝幄》的拆分部首是“宀”和“廣”,其中“宀”代表房屋,而“廣”代表寬闊。該字共有12個筆畫。
《寝幄》一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文獻中,最早見于唐代韓愈的《進學解》一文。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寢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稍有不同。在古時候,寝幄的字形為「臣」旁加上「宀」,而在現代漢字中,将「臣」轉換成了「廣」。
1. 每天晚上,我都在寝幄上享受甯靜的睡眠。
2. 他疲憊不堪地躺在寝幄上,恢複體力。
1. 寝室:指睡覺的房間。
2. 寝具:指睡覺用的被褥、床墊等。
1. 床榻:指睡覺的床鋪。
2. 住所:指人們居住或休息的地方。
1. 出行:指離開寝室或床鋪外出。
2. 炊事:指在廚房做飯或準備食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