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遇與賞賜。《三略·中略》:“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
“禮賞”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禮賞”指禮遇與賞賜的結合,既包含禮節上的尊重,也涉及物質或榮譽的獎勵。該詞常用于古代文獻中,強調對有功之人的雙重肯定。
出自兵書《三略·中略》:“君臣讓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禮賞有功,美而無害。” 此句表明,通過禮賞制度可激勵臣子建立功業,同時維護君臣關系的和諧。
禮(lǐ):
賞(shǎng):
古代語境中,禮賞常用于描述君主對臣子的嘉獎方式,如《三略》中強調通過禮賞激勵臣子主動建功,而非僅依賴強制命令。
以上内容綜合了多來源信息,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三略》原文或權威詞典。
《禮賞》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含義是以禮待人、給予獎勵。
詞語《禮賞》的首字部首為示部,尾字部首為貝部。首字共含有4個筆畫,尾字共含有7個筆畫。
《禮賞》這個詞語起源于古代漢語,其中“禮”指的是一種行為準則,主要表現為尊重和關心他人;“賞”指的是獎勵和加以贊揚。《禮賞》用來表示通過行為規範和獎勵來鼓勵人們的善行。
《禮賞》的繁體字為「禮賞」。
在古時候,漢字《禮賞》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一種古代寫法是「禮賞」,表示的意思與現代用法相同。
1. 他因表現優異而得到了老師的禮賞。
2. 有時候,一句贊揚就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賞。
1. 禮物:表示通過贈送來表達祝福、感激或慶賀的物品。
2. 賞心悅目:表示令人愉悅、賞心的景觀、事物。
3. 報酬:表示報答、酬勞。
獎勵、酬謝、回報。
懲罰、責罰、懲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