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親戚宴飲之禮。《國語·周語中》:“親戚宴饗,則有餚烝……餘一人敢設飫禘焉,忠非親禮,而幹舊職,以亂前好?” 韋昭 注:“忠,厚也。親禮,親戚宴饗之禮。”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誠節》:“臯在京親禮會畢,歸本道。”
(2).親信禮遇。《晉書·和峤傳》:“ 吳 平,以參謀議功…… 嶠 轉侍中,愈被親禮。”《北史·賀拔允傳》:“ 允 素知 神武 非常人,早自結託, 神武 以其北土之望,尤親禮之。”
“親禮”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指親屬之間宴請、聚會的禮儀規範。例如《國語·周語中》提到:“親戚宴饗,則有餚烝……忠非親禮,而幹舊職,以亂前好?”()這裡強調親屬間宴飲的禮節傳統。
表示對信任或親近之人的優待和尊重。例如《晉書·和峤傳》記載:“嶠轉侍中,愈被親禮。”意為和峤因功受重用,得到君主的親近與禮待()。
不同詞典對“親禮”的釋義略有差異,需結合具體文獻分析。若需更詳細的曆史用例,可參考《國語》《晉書》等典籍()。
親禮是指向長輩或尊敬的人行禮以示敬意的一種舉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親(亠一)禮(示乚礻一)。
來源:親禮的用法起源于古代中國,是尊敬長輩和領導的一種傳統禮儀。親有親近、親愛之意,禮則表示尊重、敬畏之情。
繁體:親禮。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漢字寫作親禮。
例句:當他看到公公時,他便親禮行禮表示尊敬。
組詞:親切、敬禮、親情、拜師禮。
近義詞:敬仰、崇敬、恭敬。
反義詞:冒犯、輕視、傲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