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玄宗 尊崇 張說 ,命仆射視事,坐受禦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禮,以後成為故事,稱“隔品緻敬”。至 武宗 時 陳夷行 為左仆射,乃奏罷。《新唐書·陳夷行傳》:“比日左右丞、吏部侍郎、禦史中丞皆為僕射拜階下,謂之‘隔品緻敬’。”參閱 宋 王楙 《野客叢書·唐宰相視事》。
“隔品緻敬”是唐代官場中的一種特殊禮儀制度,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指唐玄宗時期确立的官員行禮制度:四品以下官員需向更高品級官員行跪拜禮,即使兩者僅隔一品(如三品與四品)。這一制度體現了唐代嚴格的等級觀念,後因武宗時期左仆射陳夷行的奏請而廢止。
起源
唐玄宗為尊崇宰相張說,命仆射(從二品)在辦公時,可坐受四品官員(禦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的廷拜禮,形成定制。
廢止過程
唐武宗時期(公元841-846年),左仆射陳夷行認為該制度有違禮制,奏請廢除,最終被取消。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成語,解釋為“對才能卓越者表達敬意”,但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其本質是特定時期的官場禮儀制度,與成語含義存在差異。
建議參考《新唐書·陳夷行傳》等正史記載獲取更權威的曆史細節。
《隔品緻敬》是一種表示敬意的詞語,用于對他人或他人所創作的作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贊美。
《隔品緻敬》的拆分部首是隔(阜),品(口),緻(至)。它的總筆畫數為22畫。
《隔品緻敬》是一種在漢字文化中派生出的詞語,源于古代文化交流中的敬意表達方式。
繁體字《隔品緻敬》的寫法為「隔品緻敬」。
在古代漢字中,隔品緻敬的寫法并非完全一緻。根據不同時期和不同文化背景,它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呈現,例如「隔品之敬」等。
1. 我要向那位偉大的藝術家緻以隔品緻敬,他的作品讓人流連忘返。
2. 作為讀者,我對作家的創作充滿敬意,我以隔品緻敬的心态閱讀他們的作品。
組詞:隔絕、緻敬、品味。
近義詞:敬重、尊敬、崇拜、贊揚。
反義詞:蔑視、輕視、貶低、嘲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