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亲戚宴饮之礼。《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余一人敢设飫禘焉,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 韦昭 注:“忠,厚也。亲礼,亲戚宴饗之礼。”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诚节》:“皋在京亲礼会毕,归本道。”
(2).亲信礼遇。《晋书·和峤传》:“ 吴 平,以参谋议功…… 嶠 转侍中,愈被亲礼。”《北史·贺拔允传》:“ 允 素知 神武 非常人,早自结託, 神武 以其北土之望,尤亲礼之。”
“亲礼”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指亲属之间宴请、聚会的礼仪规范。例如《国语·周语中》提到:“亲戚宴饗,则有餚烝……忠非亲礼,而干旧职,以乱前好?”()这里强调亲属间宴饮的礼节传统。
表示对信任或亲近之人的优待和尊重。例如《晋书·和峤传》记载:“嶠转侍中,愈被亲礼。”意为和峤因功受重用,得到君主的亲近与礼待()。
不同词典对“亲礼”的释义略有差异,需结合具体文献分析。若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国语》《晋书》等典籍()。
亲礼是指向长辈或尊敬的人行礼以示敬意的一种举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亲(亠一)礼(示乚礻一)。
来源:亲礼的用法起源于古代中国,是尊敬长辈和领导的一种传统礼仪。亲有亲近、亲爱之意,礼则表示尊重、敬畏之情。
繁体:親禮。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汉字写作親禮。
例句:当他看到公公时,他便亲礼行礼表示尊敬。
组词:亲切、敬礼、亲情、拜师礼。
近义词:敬仰、崇敬、恭敬。
反义词:冒犯、轻视、傲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