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侵寇的意思、侵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侵寇的解釋

侵犯,入寇。《漢書·食貨志下》:“作貨布後六年, 匈奴 侵寇甚, 莽 大募天下囚徒人奴,名曰豬突豨勇。”《後漢書·窦融傳》:“其後 匈奴 懲乂,稀復侵寇,而保塞 羌胡 皆震服親附。”《晉書·謝玄傳》:“于時 苻堅 強盛,邊境數被侵寇,朝廷求文武良将可以鎮禦北方者, 安 乃以 玄 應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侵寇”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qīn kòu,其核心含義為侵犯、入寇,多用于描述外敵入侵或侵略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1. 侵犯與侵略
    指外部勢力對領土、主權等發起攻擊或侵擾,強調武力入侵的敵對性質。例如《後漢書·窦融傳》中“匈奴稀復侵寇”,即指匈奴減少了對邊境的侵犯。

  2. 曆史用例
    該詞在古籍中常見,如《漢書·食貨志》記載匈奴“侵寇甚”,《晉書·謝玄傳》提到苻堅強盛時“邊境數被侵寇”,均用于描述外敵頻繁入侵的情景。


相關擴展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戰争、邊境沖突等場景,例如:“外敵侵寇邊疆,朝廷急召良将禦敵”(參考《晉書》用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查閱《漢書》《後漢書》等史書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侵寇(qīn kòu)的意思

侵寇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侵略侵犯的敵寇。

部首和筆畫

侵字的部首是人,寇字的部首是宀。

侵字的總筆畫數為9,寇字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侵寇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漢書·文帝紀》中,用以描述敵寇對于中國的侵略和侵犯。

繁體

侵寇在繁體中的寫法為「侵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侵字的寫法為「寓人于心,出身入墓」,寇字的寫法為「宀,巯,冖,大,忄」。

例句

1. 我們必須團結起來,抵抗外敵的侵寇。

2. 曆史上,中國曾多次遭受鄰國的侵寇。

組詞

侵略、侵犯、寇讐、敵寇。

近義詞

侵略、侵害、侵奪。

反義詞

保衛、捍衛、保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