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結驷的意思、結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結驷的解釋

(1).一車并駕四馬。《楚辭·招魂》:“青驪結駟兮齊千乘,懸火延起兮玄顔烝。” 王逸 注:“結,連也。四馬為駟。”《文選·張衡<西京賦>》:“旗不脫扃,結駟方蘄。” 薛綜 注:“結駕駟馬,方行而入也。”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過橋亭雕簷峻宇,出沒雲霞,上可結駟,下可方舟。”

(2).用以指乘驷馬高車之顯貴。 晉 陶潛 《扇上畫贊》:“至矣 於陵 ,養氣浩然,蔑彼結駟,甘此灌園。” 宋 劉克莊 《鳳凰閣》詞:“對牀句,子真佳作。安用羨伊結駟,難儂羅雀。”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子自塾中歸,見結駟於門,審所自來,駭奔告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結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字面義、引申義及文化語境三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一車并駕四馬”,即用一條缰繩控制四匹馬拉的車。此義源于古代車馬制度,如《楚辭·招魂》中“青骊結驷兮齊千乘”,王逸注“四馬為驷”,強調車馬配置的規格。

  2. 引申含義
    代指顯貴身份或高官厚祿。古代驷馬高車是貴族階層的象征,如晉代陶潛《扇上畫贊》中“蔑彼結驷,甘此灌園”,以“結驷”反襯隱士淡泊名利的态度。

二、用法與例句

三、權威性辨析

高權威來源側重比喻義,而其他文獻(-7)均以古籍為據,強調本義及顯貴象征。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古典文獻解讀宜優先采用“驷馬高車”相關釋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楚辭》《文選》等原始文獻,或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結驷

結驷(jié sì)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下面将詳細介紹它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結驷是指拴在一起的四匹馬。在古代中國,結驷常用來形容四匹馬匹配合得非常好,可以一起駕馭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結驷由“馬”、“纟”組成,其中“馬”是部首,表示與馬相關;“纟”是左部,表示和繩索有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

結驷最早出現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是一則描述齊莊公為趙簡子作乘車駕駛的故事。這個詞在古代具有較高的形容程度和贊美意義,後來被廣泛使用。

繁體字

結驷的繁體字為「結驌」。

古時漢字寫法

在古代,結驷的寫法可能與今天有所不同。然而,具體古時的漢字寫法已不再常用,因此我們無法确定其準确寫法。

例句

1. 他們駕馭這四匹馬形成了一副結驷之勢。

2. 他們之間的默契和配合就像結驷一樣。

組詞

結夥、結合、結盟、團結、結交

近義詞

驷馬、并駕、骐骥同堂、共同前進

反義詞

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各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