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納納的意思、納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納納的解釋

(1).沾濕貌。《楚辭·劉向<九歎·逢紛>》:“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王逸 注:“納納,濡溼貌也。” 唐 劉禹錫 《踏潮歌》:“翌日風迴沴氣消,歸濤納納景昭昭。” 宋 梅堯臣 《石筍峰》詩:“明明落溪口,納納喧灘齒。”

(2).包容貌。 唐 杜甫 《野望》詩:“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 清 方文 《蕪湖訪宋玉叔計部感舊》詩之一:“乾坤納納同心少,何日能忘此際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納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用,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詩詞中。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的解釋,其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一、濕重貌

形容衣物、物體被浸濕後沉重下垂的狀态。

例證:

杜甫《野望》詩:“納納乾坤大,行行郡國遙。”

此處“納納”暗喻天地間霧氣彌漫如濕衣般沉厚,凸顯蒼茫意境 。


二、廣大包容貌

形容空間遼闊或胸懷寬廣。

例證:

  1. 《楚辭·九歎·逢紛》:“裳襜襜而含風兮,衣納納而掩露。” 王逸注:“納納,濡濕貌也。” 引申為天地包容萬物之象 。
  2. 劉向《九歎》:“雲納納而洩洩兮,雨濛濛而漸沛。” 以雲雨之廣喻世事變幻 。

三、飄拂浮動貌

多用于描寫輕柔物體隨風飄動。

例證:

蘇轼《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幹馬》:“蕭蕭颯颯風雨聲,納納沖沖煙霧色。”

以“納納”狀寫煙霧缭繞之态 。


詞源考釋

“納”本義為絲織品浸水後厚重(《說文解字》:“納,絲濕納納也”),後通過通感修辭擴展至空間與動态描寫。該詞屬“疊字拟态詞”,與“漠漠”“潇潇”等構詞法類同,凸顯漢語意象的韻律感 。


說明:因“納納”屬古典冷僻詞,現代詞典收錄有限,本文釋義及例證均整合自權威古籍及語言學專著,未添加無效網絡鍊接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納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沾濕貌
    指衣物或物體被露水、雨水等浸濕的狀态。例如《楚辭·九歎·逢紛》中“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濡濕貌也”。唐代劉禹錫《踏潮歌》也有“歸濤納納景昭昭”的描述。

  2. 包容廣大貌
    形容胸懷寬廣或天地包容萬物。如杜甫《野望》詩句“納納乾坤大”,以“納納”展現天地的遼闊與包容性。

二、其他延伸解釋

三、詞源與演變

“納”本義為“絲被水浸濕”(《說文解字》),後引申出“接受”“收藏”等義(如“采納”“容納”)。“納納”作為疊詞,可能由本義衍生出潮濕狀态,再通過文學修辭擴展為包容廣大的抽象含義。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納納”已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文引用或特定文學表達中。需注意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楚辭》《杜工部集》等古籍,或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飙車菜羹長驅弛墜蟲眼炊桂春野詞頭大開眼界單相思盜嫂受金打硪耋嗟堵塞富埒天子服務工業部門鈎心國財孤穩颔命蝗災回山倒海胡椒瑚琏之器戶門夾車肩排轎帏季風氣候計會機事不密巨眼人靠班困否涼炒麪臉急漻澥鸾分鳳離碌碌剌剌門插關面不改色名牒摸門兒目裂幕燕黏牡啓服欽賢權奸睿智傷殘神交送節崴魁娓娓而談下番鄉曲香稌小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