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庙之祭器。喻指可以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新唐书·李珏传》:“宰相 韦处厚 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 宋 苏轼 《闻正辅表兄将至以诗迎之》:“我兄清庙器,持节瘴海头。”参见“ 清庙 ”。
“清庙器”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字面含义
“清庙”指古代帝王的宗庙(太庙),是祭祀祖先的场所;“器”指祭器。合起来最初指太庙中用于祭祀的礼器。
比喻义
引申为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象征其品德、能力如同宗庙祭器般贵重且不可或缺。《新唐书·李珏传》中提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即用此比喻否定李珏的武力之才,强调治国需德才兼备之人。
“清庙器”既指宗庙礼器,更承载了对栋梁之才的赞誉。其用法常见于古代文献,现代多用于学术或文学语境中,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深层含义。
清庙器是指清朝时期官方制造和使用的祭祀器物,主要用于皇家、贵族以及庙宇等场合。这些器物在制作上精细考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清庙器的拆分部首为土,总计6个笔画。
这一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清庙指的是清朝时期的皇家祭祀场所,而清庙器则是在这些场所使用的器具。
《清庙器》的繁体字为「清廟器」。
古时候汉字写作「淸廟器」。
1. 他参观了故宫,被展示的清庙器深深吸引住了。
2.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清庙器。
1. 清朝
2. 庙宇
3. 祭祀
祭器、祭祀用具
现代器物、现代用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