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賞之功的意思、不賞之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賞之功的解釋

《史記·淮陰侯列傳》:“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後以“不賞之功”極言功大。《晉書·劉牢之傳》:“自開闢以來,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以見容於闇世者而誰?”《南史·沉約傳》:“便為獨平一國,不賞之功也。”《新唐書·蕭瑀傳》:“帝嘗曰:‘ 武德 季,太上皇有廢立議,顧朕挾不賞之功,於昆弟弗見容, 瑀 於爾時不可以利怵死懼,社稷臣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賞之功

指功勞極大,無法用常規獎賞來酬報,多形容功勳卓著至頂峰。該成語蘊含“功高難賞”的深層含義,強調功績超越尋常封賞的範疇。

一、權威釋義

  1. 核心含義

    “不賞” 指無法封賞或無需封賞;“之功” 指極高層次的功勞。合指功勳卓絕,已超出可酬報的限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

  2. 語境特征

    多用于描述開國元勳、扭轉乾坤的功績,暗含功高震主、賞無可賞的微妙處境。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6版)


二、典故溯源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韓信借此警示劉邦:當功勞超越君主所能封賞的極限時,反而會招緻危機。此典故奠定了成語的“功高難酬”與“隱伏風險”雙重内涵。


三、語義演變


四、權威引用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不賞之功:功勞極大,無法賞賜。”

  2. 《辭源》(修訂本):

    “謂功高至極,無可加賞。”


五、近義辨析

知識延伸:成語蘊含中國古代封賞制度的特點——最高功勳常以“裂土封王”酬報,而“不賞”即指功績已超越這一制度上限,反映封建賞罰機制的局限性。

網絡擴展解釋

“不賞之功”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與出處
    該成語意為功勞極大,以至于無法封賞,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原文記載韓信之言:“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意指功績過于顯赫反而可能招緻君主猜忌,無法獲得應有獎賞。

  2. 語法與結構

    • 結構:偏正式成語,由“不賞”(無法封賞)與“功”(功勞)組成,強調功績的極緻性。
    • 用法:多作主語、賓語或補語,如《晉書·劉牢之傳》例句:“挾不賞之功,以見容于暗世者而誰?”。
  3. 近義詞與感情色彩

    • 近義詞:蓋世之功、豐功偉績。
    • 色彩:中性成語,既可用于褒揚功績,也可暗含功高震主的警示。
  4. 常見誤讀辨析
    需注意與“未被賞識的功勞”區分。此成語核心在“功大難賞”,而非單純指“未獲認可”(注:此解釋僅提及,其他權威來源未支持,需謹慎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史記》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詞典、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八風曲百科駁估掣掣洩洩沖衢剉角媒人獨立自主剟拾鍍鋅礬山蜂集甘陵部告荒挂連關帝故址孤拙含混澔澔涆涆鲎杓官人華誕翬矯魂飛神喪講稿檢會急鬥解放區撈摸令邦驢頹漫無止境孟公孟姥門柱密偶莫名其妙木扇偏佞擗踴拊心青豆房琦玮勸酬取寵取容忍口騷壇審克神相勢交石經石連樹水文表聽許鲀形目僞錢五大運動閑邃歇工戲翖侯細論膝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