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審核,察實。《書·呂刑》:“五過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貨,惟來。其罪惟均,其審克之。” 孫星衍 疏:“克與核聲相近……或今文‘克’作‘核’也。”《漢書·刑法志》引作“核”。 宋 王安石 《宣诏·賜敕獎谕權大理少卿蔡冠卿》:“天下之獄,決于大理,汝能審克,以蔽厥成。”
“審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析:
“審克”意為審核、察實,強調通過詳細審查來驗證事物的真實性或準确性。其中:
主要用于古代法律、文書等領域,例如: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尚書》《漢書》等文獻或權威詞典。
審克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審查、查驗、核實。通常用來形容對某一事物進行仔細、詳細的檢查和确認。
審字的部首是言,克字的部首是八。審字共有8畫,克字共有7畫。
審克這個詞源于《漢書·食貨志》:“善審所克”(精細審查所得到),後來發展為一個獨立的詞語,用以形容詳細核對的行為。
審克的繁體字為審剋。
古代的審克寫法與現代相比有些差異,審字的古代寫法為矣,克字的古代寫法為兒。整體來看,古時候審克的寫法是“矣兒”。
1. 檢查員仔細審克了所有的進貨清單。
2. 在籤署合同之前,請務必仔細審克每一條款。
審克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各種詞組,如審克人員、審克制度、審克标準等。
審克的近義詞包括審查、核實、查驗。
審克的反義詞為馬虎、草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