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魂飛神喪的意思、魂飛神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魂飛神喪的解釋

同“ 魂飛魄散 ”。 唐 裴铏 《傳奇·孫恪》:“遂裂衣化為老猿,追笑者躍樹而去…… 恪 乃驚懼,若魂飛神喪,良久撫二子一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魂飛神喪是一個形容極度驚恐或精神崩潰狀态的漢語成語,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指人受到極度驚吓或刺激時,精神恍惚、意識渙散,仿佛魂魄離體、神志喪失的狀态。強調心理層面的徹底崩潰,常與“魂飛魄散”同義,但更側重精神層面的失控感。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修訂版)第12卷,第108頁。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敦煌變文《漢将王陵變》:“霸王聞語,轉更嗔怒,喝一聲:‘過!’魂飛神喪。”描述項羽聽聞不利軍情時的劇烈反應。

來源:敦煌文獻S.5437號寫本(《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校注,文津出版社)。


三、結構分析


四、近義與反義詞


五、使用示例

  1. 《紅樓夢》第25回:“寶玉聽了,唬得魂飛神喪,不覺大叫一聲。”
  2. 《水浒傳》第42回:“李逵聽得這話,魂飛神喪,轉身便走。”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語料庫(現代例句參考《漢語成語考釋詞典》,劉潔修著)。


六、權威延伸解釋

“魂飛神喪”屬情緒類成語,其語義強度高于一般驚恐表達,多用于文學描寫中極端心理狀态的刻畫。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朱祖延主編,長江出版傳媒)第867頁。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成語“魂飛神喪”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信息

二、核心含義
形容人因極度恐懼或驚慌而失去理智,心神渙散,近乎崩潰的狀态。與“魂飛魄散”同義。

三、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唐代裴铏《傳奇·孫恪》,描述主人公見妻子化為老猿後“驚懼,若魂飛神喪”,生動展現其受驚之狀。

四、用法特點

五、近義對比
與“魂不附體”“六神無主”等詞類似,但“魂飛神喪”程度更重,更強調瞬間的極端驚恐。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古籍《傳奇·孫恪》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寶花蹦跶辯正不的蠶事策試稱頌成物俦比憷場挫抑電流互感器獨雁方彩訪索飛沿走壁鳳諾鳳葉岪郁幹固宮議豪戚橫眉竪眼後矩歡虞回阡降溫借耀局地鑰天橛頭船靈鑰履痕泌丘凝慮跑單幫破家竭産起程輕文齊心一力氣宇軒昂憩止阙如渠勒舍本從末蛇筋蛇魚收攟思蒓瑣蛣湯麪貪劣外順枉口嚼舌汙口橫衊五強溪水電站五虛六耗黠盜獻給相聚逍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