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末香的意思、兜末香的詳細解釋
兜末香的解釋
香名。《漢武故事》:“兜末香, 兜渠國 所獻,如大豆。”
詞語分解
- 兜的解釋 兜 ō 古代作戰時戴的盔:兜鍪。 口袋:網兜。 做成兜形把東西攏住:兜風。用手巾兜着。 環繞,圍繞:兜抄。兜剿。兜圈子。 招攬:兜售。兜銷。兜攬。 承擔,包下來:出事我兜着。 筆畫數:; 部首:兒;
- 末香的解釋 指搗成細末狀的沉香、檀香等。 明 沉榜 《宛署雜記·經費下》:“末香一斤,價二分五厘。”
網絡擴展解釋
“兜末香”是一個具有曆史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兜末香”指古代一種香料名稱,源自西域國家兜渠國(或作“兜渠”)的貢品,形态類似大豆。該詞由“兜”(口袋)、“末”(殘餘)、“香”(氣味)三字組成,但作為專有名詞時,其字面組合不直接表意,需結合曆史文獻理解。
二、文獻記載與用途
- 來源與形态
據《漢武故事》記載,漢武帝時期,兜渠國進獻此香,外形如大豆。
- 功能與傳說
宋代洪刍《香譜》提到,焚燒兜末香可“去惡氣、除病疫”。另有傳說稱,西王母降臨漢宮時曾焚此香(《名香譜》引《本草》記載)。
三、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成語,形容“微弱香氣”,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為誤傳。建議以曆史文獻中的香名定義為準。
四、相關擴展
- 注音與結構:拼音為dōu mò xiāng,注音符號為ㄉㄡ ㄇㄛˋ ㄒㄧㄤ,字形結構為上下-獨體-上下組合。
- 關聯詞語:如“一瓣香”“末路之難”等,但語義無直接關聯。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武故事》《香譜》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兜末香》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散發着捧在手裡的香味。它由八個部首組成,分别為八個筆畫。它的拆分部首依次是八、十、豆、月、口、香、艹、北。《兜末香》源自于古代漢字,是由繁體字演變而來的簡化字。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繁體字《兜末香》是「兜末香」,而其簡化字的寫法則是現今使用的「兜末香」。以古代漢字的寫法為例,我們可以看到「兜」字的上方有一點表示其部首「十」,下方是「豆」字旁,中間是「月」字,下方是「口」字,整體形狀像一個畫着香的兜子。這樣的寫法很生動地表現了「兜末香」的意思。
下面是使用《兜末香》的例句:在寺廟裡,我捧着兜末香,散發着淡淡的香氣。
與《兜末香》相關的組詞有「兜風」、「兜售」等。與其近義詞有「芬香」、「馨香」等,而反義詞則可以是「臭氣」、「異味」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