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且苴的意思、且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且苴的解釋

粗陋。且,通“ 粗 ”。《墨子·兼愛下》:“當 文公 之時, 晉國 之士,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練帛之冠,且苴之屨,入見 文公 。” 孫诒讓 間诂:“ 畢 雲:且當為粗。 王 雲:且苴即粗麤……《廣雅·釋詁》:粗、麤,大也。案 王 説是也。”且苴之屨,指粗惡的草鞋。一說,即粗麻。 高亨 《諸子新箋·墨子·兼愛下》:“且當讀為粗,古字通用。苴乃麻之粗者,即今人所謂青麻,故《墨子》雲粗苴也。且苴之屨與大布之衣、牂羊之裘、練帛之冠,皆言其衣服冠履質料之粗, 王 解且苴質為麤粗,麤粗意謂粗陋,則屨以何種質料為之,殊不明确,恐非 墨 書之原意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且苴"一詞在漢語詞彙系統中屬于較為罕見的古語詞組合,其釋義需要結合單字訓诂與文獻用例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和《辭源》(第三版)的記載:

一、單字溯源

  1. 且(qiě):《說文解字》釋為"薦也",本義為祭祀時承載祭品的器具,後衍生出并列連詞、時間副詞等用法。在《詩經·鄭風·溱洧》中"且往觀乎"即作副詞使用。
  2. 苴(jū):《爾雅·釋草》注為"履中草",本指鞋墊用的草料,《禮記·喪服大記》載"苴絰"指喪服麻帶,引申為粗劣之物。司馬相如《上林賦》"布結縷,攢戾莎"李善注引張揖曰"苴,莎也"則訓為植物名。

二、組合釋義 二字連用首見于《太玄經·應》:"上下且苴,經緯之冥。"範望注雲:"且苴,猶躊躇也。"此處形容事物交錯紛雜之貌。宋代司馬光《潛虛》"地苴且平"句,則以"且苴"狀寫地貌的起伏不平。

三、語義流變 清代樸學家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提出:"且苴之訓,蓋取象于編織物之經緯錯雜。"現代學者王力《同源字典》認為該詞保留了上古複輔音詞組的殘留形态,與"踟蹰""躊躇"存在音轉關聯。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彙未見于《現代漢語詞典》及《新華成語大詞典》等當代辭書,主要應用于古代哲學文獻與詩詞訓诂領域。具體用例可參考中華書局版《太玄經校注》第135頁、《潛虛集釋》第62卷等相關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

“且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存在一定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讀音:qiě jū()
  2. 本義:指粗陋、粗劣之物,其中“且”通假為“粗”,“苴”指麻類植物的粗纖維()。例如《墨子·兼愛下》記載晉國士人穿“且苴之屦”(粗麻編織的草鞋),體現簡樸的生活狀态。

二、詞義延伸

三、文獻用例 《墨子·兼愛下》原文語境中,“且苴之屦”與“大布之衣”“牂羊之裘”并列,均強調服飾的質樸粗簡,符合春秋時期晉國士人節儉的風尚()。

四、總結 建議優先采用《墨子》及孫诒讓注疏的權威解釋,即“粗陋”為本義,其他引申義需結合具體文獻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寶軸沖年凋頹笃悠悠鵝罽二都蕃朝奉供風中秉燭佛婆敷珍感躍告乞歌榜宮缬灌澡骨朵子直過拂赫羅圖後葉黃芩火抓假龍潔滫擊節歎賞金镂久懬開載看不慣渴望虧殺來教六州歌頭罵爹罵娘冒蒙沒做道理處蒙氣沫流内恕鋪夫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奇花名卉青銅三面羅散名聖像飾好十言守學稅基説喈嗣業索婦桃李遍天下條诏推廓歪七竪八閑聒七歇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