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句話。表示很多議論。
(2).十次言論。表示多次言論。《史記·龜策列傳》:“先得此龜者為天子,且十言十當,十戰十勝……以言而當,以戰而勝,王能寶之,諸侯盡服。”
“十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基本釋義
語境與用法
補充說明:
《史記》中的典故“十言十當”常與謀略、占卜關聯,暗示通過多次驗證的可靠性。需注意,“十”在此并非嚴格指代數字,而是虛指“多次”或“大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十言》是指有關言語、語言的十句格言或警句。它通過簡短的語句,傳達出深刻的道理或真理,起到啟迪人們思考和行為的作用。
《十言》的部首是讠(讠是漢字的偏旁部首之一,表示與語言、言語相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3。
《十言》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古代聖賢在總結人生經驗和教導後人時留下的智慧之言。它常常被用來作為教育、勸誡、引導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要工具,以促進社會和諧和個人成長。
《十言》在繁體字中稱為「十言」。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十言》的形狀可能有所不同,但它所代表的意義和含義是一緻的,都是指那十句格言或警句。
1. 以誠相待,言必信行必果。
2. 學無止境,言傳身教。
3. 舉案齊眉,言者無罪。
4. 言行一緻,信守承諾。
5. 言而有信,守信為本。
1. 知言:指明智的話語或言辭。
2. 金言:指有價值、有啟示性的話語。
3. 聖言:指有神聖性質或含義的話語。
4. 名言:指著名的、對後人有啟示意義的話語。
1. 廢言:指沒有真正價值或作用的話語。
2. 虛言:指不實、不真實的言辭。
3. 妄言:指沒有根據、沒有依據的言辭。
4. 诳言:指故意欺騙、不真實的話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