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婦的意思、索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婦的解釋

娶妻。 唐 元稹 《筝》詩:“死恨 相如 新索婦,枉将心力為他狂。”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十:“今人謂娶婦為索婦,古語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索婦是古漢語中對特定婚姻狀态婦女的稱謂,指被丈夫休棄的妻子,即因觸犯“七出”等禮法條例而被解除婚姻關系的女性。該詞承載了古代婚姻制度的文化内涵,以下從釋義、語源及社會背景三方面分析:


一、核心釋義與語源

“索”在此處取“離散、分離”之義(《說文解字·糸部》:“索,草有莖葉可作繩索”),引申為夫妻關系的斷絕;“婦”指已婚女子。“索婦”即“被離棄之妻”。

語源依據:

  1. 《周禮·地官·媒氏》 鄭玄注:“判,半也。得耦為合,主合其半,成夫婦也。”賈公彥疏:“娶判妻……謂娶人所出之妻。”此處“出妻”即“索婦”的同質概念,指被休棄者。
  2. 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釋“索”:“又為散,索婦謂出妻也。”明确将“索”與休妻行為關聯。

二、古代法律與社會語境

“索婦”的産生與“七出”制度直接相關。根據《唐律疏議》《大明律》等,丈夫可因“無子、淫佚、不事舅姑(公婆)、口舌、盜竊、妒忌、惡疾”等理由休妻:


三、文化觀念與文學意象

在傳統倫理中,“索婦”常被賦予負面符號意義:

  1. 道德訓誡:漢代《白虎通義·嫁娶》強調“夫有惡行,妻不得去”,反襯休妻的“正當性”。
  2. 文學隱喻:白居易《井底引銀瓶》以“聘則為妻奔是妾”暗喻非禮結合終緻“索婦”結局,警示女性守禮。

學術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索婦”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詳細解析:

1.基本含義

“索婦”指娶妻,其中“索”在此處意為“求取、娶”,“婦”即妻子。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描述男子婚娶行為。

2.出處與用例

3.詞源演變

4.現代使用情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或特定方言。當代表達“娶妻”多用“結婚”“娶媳婦”等口語化詞彙。

“索婦”是古代對娶妻行為的雅稱,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其語義與“索”的求取義項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敗化傷風邊禍碧霄路鼻須長廊齒少心鋭大槐宮地德東道主人斷理蠹國害民飛翔蜂房蟻穴公史觀者如織鼓膜國醫函約浩然正氣黃石國家公園劫持禁庭進轄緊嚴九過庫簿鍊達連續劇靈祜利如棉綢迷密摸揣南家暖煦槃布千磨百折牽束啟處切怛切镂畦徑乳妪三面網聲價十倍時俊時妝闛鞈饕淫特創天氣投步塗軌推檢土堡望杏渭泾梧桐尾校慶猲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