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拘俗的意思、拘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拘俗的解釋

拘泥于世俗。 晉 葛洪 《抱樸子·論仙》:“而淺識之徒,拘俗守常。”《新唐書·柳渾傳》:“時 李勉 、 盧翰 皆以舊相闔門奉朝請,歎曰:‘吾等視 柳宜城 ,真拘俗之人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拘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一、基本含義

“拘俗”指拘泥于世俗的規範和習俗,強調思想保守、缺乏創新,常用來形容固守傳統、不敢突破常規的行為或态度。

二、詳細解釋

  1. 核心特征
    指過度受限于社會常規,不願接受新事物或嘗試改變。例如:安于現狀、回避風險,追求穩定而犧牲個性發展。
  2. 詞源結構
    • 拘:意為拘束、限制;
    • 俗:指世俗、習俗。
      合起來即“被世俗的條框所束縛”。

三、使用場景

四、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抱樸子·論仙》:“淺識之徒,拘俗守常”,後被《新唐書》等引用,強化其批評保守的語境。

五、關聯詞彙

近義詞如“守舊”“迂腐”,反義詞如“革新”“開明”。相關成語“拘俗守常”進一步延伸其保守含義。

總結來看,“拘俗”既是對個人保守态度的描述,也映射社會文化中的傳統束縛,使用時多含批判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拘俗

拘俗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分别是“拘”和“俗”。拘俗的意思是約束和避免陷入俗套或常規。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拘的部首是手,拆分的筆畫是筆畫四。 俗的部首是人,拆分的筆畫是筆畫九。

來源

拘俗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秋水》篇中:“智者拘(約束)于道而不拘俗,愚者拘于俗而不拘(約束)于道。”後來成為人們用來形容遵循自己的原則和規範,不受常規束縛的詞語。

繁體

在繁體字中,拘俗的寫法是「拘」和「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拘的寫法為「拘」,俗的寫法為「俗」。

例句

1. 他拒絕拘俗的禮儀,選擇了一種獨特的方式來慶祝生日。
2. 她的作品獨樹一幟,完全不拘俗套。

組詞

拘心拘形、拘束、拘離、拘謹、拘泥、拘捕、拘留、拘諜、拘箸、拘泥不化。

近義詞

約束、限制、遵守、守規矩。

反義詞

隨俗、放任、隨心所欲、不拘禮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