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婦的意思、巧婦的詳細解釋
巧婦的解釋
(1).聰明能幹的婦女。《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捉搦歌一》:“粟穀難舂付石臼,弊衣難護付巧婦。” 唐 白居易 《見小侄龜兒詠燈詩》:“巧婦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2).指偷巧的婦人。 明 劉基 《拟連珠》詩之九:“是故飄風不可以調宮商,巧婦不可以為家室。”
(3).鹪鹩。 唐 白居易 《履道池上作》詩:“樹暗小巢藏巧婦,渠荒新葉長慈姑。” 宋 梅堯臣 《江南雜感》詩:“樹頭巧婦栖,樹下秋蟲織。”
詞語分解
- 巧的解釋 巧 ǎ 技能好,靈敏:巧妙。巧思。巧勁。巧幹(刵 )。精巧。輕巧。乖巧。心靈手巧。巧發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虛僞(特指語言):巧言。巧詐。巧辯。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拙
- 婦的解釋 婦 (婦) ù 已婚的女子:婦人。少(刼 )婦。 妻,與“夫”相對:夫婦。 兒媳:婦姑(婆媳)。媳婦。 泛指女性:婦女。婦孺(婦女兒童)。婦幼。 夫 筆畫數:; 部首:女;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巧婦在現代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
-
字面本義:
- 巧: 指心思靈敏、技術高明(《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婦: 指已婚的女子,泛指女性。
- 合義: 指心靈手巧、善于操持家務的女子。這層含義強調女性在家庭事務(如烹饪、縫紉、持家)方面技藝精湛、能幹。例如:“她是一位巧婦,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
-
引申義(常用于諺語):
- 最著名的用法出現在諺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在此語境下,“巧婦”引申指有才能、有辦法的人。
- 整個諺語的意思是:即使是再聰明能幹的人,缺少必要的物質條件,也難以成事。它強調了客觀條件的重要性。例如:“雖然他很聰明,但項目經費不足,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文化内涵與引用來源:
- 詞源與演變: “巧婦”一詞古已有之,其核心含義“聰慧靈巧的女子”在曆代文獻中均有體現。例如,宋代陳師道《答無咎畫苑》詩雲:“巧婦莫為無面餅”,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早期表述(《漢語大詞典》)。
- 權威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巧婦”解釋為“聰明能幹的婦女”,并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詞條下強調了其引申義(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提供了更詳細的古漢語用例和釋義(上海辭書出版社)。
- 線上資源如漢典網也收錄了該詞的詳細解釋和古籍出處(漢典網)。
- 文化象征: “巧婦”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常作為勤勞智慧的象征,但諺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則更深刻地揭示了主觀能動性與客觀條件之間的辯證關系,成為廣泛使用的哲理名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2016).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2011). 漢語大詞典 (第二版).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 王力, 等. (2005).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北京:商務印書館.
- 漢典網. (n.d.). 巧婦. Retrieved from https://www.zdic.net/
網絡擴展解釋
“巧婦”一詞主要有以下三種解釋,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可具體分析:
-
聰明能幹的婦女
這是最常見的含義,指擅長操持家務、心靈手巧的女性。例如《樂府詩集》提到“弊衣難護付巧婦”,唐代白居易詩中也寫道“巧婦才人常薄命”。這一釋義強調女性的持家能力,常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等成語關聯,比喻再能幹的人若缺乏必要條件也難以成事。
-
偷巧的婦人
明代劉基《拟連珠》中提及“巧婦不可以為家室”,暗指投機取巧、不務實之人。此用法帶貶義,多用于批評浮華不實的作風。
-
鹪鹩(鳥類的别稱)
在古詩文中,“巧婦”也代指鹪鹩,一種體型小巧、善于築巢的鳥類。如白居易《履道池上作》描述“樹暗小巢藏巧婦”,以鳥喻人,突出其靈巧特性。
補充說明:
- 現代語境中,“巧婦”多用于第一層含義,常見于成語或生活比喻。
- 古詩文中的引申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鳥類代稱多出現在寫景詠物詩中。
别人正在浏覽...
鼇甲剝面皮裱匠鼻牛兒不見得裁察餐衛谄闇川氣丹筍颠陷低級頂門戶餓夫放魂泛酸飯鐘分地分掌隔皮斷貨光心觀則辜攉含義鴻毛泰山環烴惠施介氣進躁羁束舊醳瞰臨苛禮匡襄利他離逖龍鳳地慢公門主棉農名法努嘴胖唇棄材窮九奇邪區間如醉如夢石哈欠水仙子說死說活胎夭探勝逃墨通議拓落不羁萬戶千門威風文襄纖媚消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