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某些地方習俗以陰曆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歲時廣記·正月晦·號窮子》引《圖經》:“ 池陽 風俗,以正月二十九日為窮九日,掃除屋室塵穢,投之水中,謂之送窮。”
“窮九”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地方性傳統習俗,主要與農曆正月二十九日的特定活動相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時間與活動
據、、等資料記載,古代部分地區(如池陽,今安徽池州一帶)将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定為“窮九日”。當日家家戶戶會掃除屋内塵穢,并将垃圾投入水中,稱為“送窮”,寓意驅除晦氣、祈求新年富足。
名稱與起源
“窮九”中的“窮”指貧窮、晦氣,“九”可能與農曆月末的“晦日”有關。該習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唐人認為此舉能送走厄運,故也稱“送窮”。相關記載見于《歲時廣記·正月晦·號窮子》引用的《圖經》(、)。
地域性特征
這一習俗并非全國通行,主要流行于特定地區。例如池陽風俗明确記載了正月二十九日的掃除儀式(、),而其他地區可能存在類似但時間不同的送窮活動。
文化内涵
通過清潔環境象征“辭舊迎新”,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樸素願望。與春節後的其他習俗(如破五、元宵節)共同構成歲時文化體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歲時廣記》等古籍或地方民俗研究資料。
在漢字中,窮九是一個常見的詞語,表示很窮、一貧如洗的狀态。它是由窮和九兩個字組成。
窮的部首是穴,穴有8個筆畫;九的部首是乙,乙有一筆畫。所以,“窮九”一詞總共有9個筆畫。
窮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窮在古代漢語中有着“貧窮、匮乏”的意思,九則代表着極端、極度的意思。所以“窮九”可以理解為同時表達了貧窮和極度的含義。
窮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窮九」。
在古時候,窮九的寫法可能會有些變化。窮曾以「窮」字表示,而九則以「玖」字表示。
1. 他出身貧苦,一直過着窮九的生活。
2. 經過多年的打拼,他終于不再窮九了。
窮困、窮苦、窮困潦倒
貧瘠、貧困、匮乏
富裕、富有、富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