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妇的意思、巧妇的详细解释
巧妇的解释
(1).聪明能干的妇女。《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捉搦歌一》:“粟穀难舂付石臼,弊衣难护付巧妇。” 唐 白居易 《见小侄龟儿咏灯诗》:“巧妇才人常薄命,莫教男女苦多能。”
(2).指偷巧的妇人。 明 刘基 《拟连珠》诗之九:“是故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为家室。”
(3).鹪鹩。 唐 白居易 《履道池上作》诗:“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宋 梅尧臣 《江南杂感》诗:“树头巧妇栖,树下秋虫织。”
词语分解
- 巧的解释 巧 ǎ 技能好,灵敏:巧妙。巧思。巧劲。巧干(刵 )。精巧。轻巧。乖巧。心灵手巧。巧发奇中。 美好:巧笑(指美好的笑貌)。 虚伪(特指语言):巧言。巧诈。巧辩。巧言令色。 恰好:巧合。巧遇。恰巧。 拙
- 妇的解释 妇 (婦) ù 已婚的女子:妇人。少(刼 )妇。 妻,与“夫”相对:夫妇。 儿媳:妇姑(婆媳)。媳妇。 泛指女性:妇女。妇孺(妇女儿童)。妇幼。 夫 笔画数:; 部首:女;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巧妇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
字面本义:
- 巧: 指心思灵敏、技术高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 妇: 指已婚的女子,泛指女性。
- 合义: 指心灵手巧、善于操持家务的女子。这层含义强调女性在家庭事务(如烹饪、缝纫、持家)方面技艺精湛、能干。例如:“她是一位巧妇,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
引申义(常用于谚语):
- 最著名的用法出现在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 在此语境下,“巧妇”引申指有才能、有办法的人。
- 整个谚语的意思是:即使是再聪明能干的人,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也难以成事。它强调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例如:“虽然他很聪明,但项目经费不足,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文化内涵与引用来源:
- 词源与演变: “巧妇”一词古已有之,其核心含义“聪慧灵巧的女子”在历代文献中均有体现。例如,宋代陈师道《答无咎画苑》诗云:“巧妇莫为无面饼”,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早期表述(《汉语大词典》)。
- 权威词典释义: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巧妇”解释为“聪明能干的妇女”,并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条下强调了其引申义(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提供了更详细的古汉语用例和释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 在线资源如汉典网也收录了该词的详细解释和古籍出处(汉典网)。
- 文化象征: “巧妇”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勤劳智慧的象征,但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则更深刻地揭示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之间的辩证关系,成为广泛使用的哲理名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 (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2011). 汉语大词典 (第二版).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 王力, 等. (2005).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4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 汉典网. (n.d.). 巧妇. Retrieved from https://www.zdic.net/
网络扩展解释
“巧妇”一词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可具体分析:
-
聪明能干的妇女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指擅长操持家务、心灵手巧的女性。例如《乐府诗集》提到“弊衣难护付巧妇”,唐代白居易诗中也写道“巧妇才人常薄命”。这一释义强调女性的持家能力,常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等成语关联,比喻再能干的人若缺乏必要条件也难以成事。
-
偷巧的妇人
明代刘基《拟连珠》中提及“巧妇不可以为家室”,暗指投机取巧、不务实之人。此用法带贬义,多用于批评浮华不实的作风。
-
鹪鹩(鸟类的别称)
在古诗文中,“巧妇”也代指鹪鹩,一种体型小巧、善于筑巢的鸟类。如白居易《履道池上作》描述“树暗小巢藏巧妇”,以鸟喻人,突出其灵巧特性。
补充说明:
- 现代语境中,“巧妇”多用于第一层含义,常见于成语或生活比喻。
- 古诗文中的引申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鸟类代称多出现在写景咏物诗中。
别人正在浏览...
才章畅辨惝惝长鬣公倡作驰触春信寸肠错合垫陷吊带度岁咢然方以类聚辐车服务器干草革讳黄骍火色监戒荐梦阶层酒痨九殒栲栲儿控沥苦思冥想牢狴两税法灵鼗媚媚名贤鸣赞末罗瑜摩踵骈化凭风疲于供命妻夫倾寤鹊音荣观煞水手掌心孰湖硕腹贾数奇不偶竖子素采榫眼腾达填咽韦鞴萎落先朝憸滑枭骜霄月西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