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羁束的意思、羁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羁束的解釋

亦作“羇束”。1.猶拘束。《文選·張協<雜詩>之八》:“述職投邊城,羈束戎旅間。” 呂延濟 注:“羈束,猶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遊曲江》詩:“散職無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馬光 《昔别贈宋複古張景淳》詩:“他時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陳維崧 《念奴嬌·送韓聞西之吳門》詞:“平生疎放,幾曾甘受羈束。”

(2).羁旅困頓。 唐 杜甫 《客堂》詩:“客堂叙節改,具物對羈束。” 仇兆鳌 注:“羈束,旅困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羁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側重,主要可從以下層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拘束、束縛
    指人或事物受到限制,無法自由行動或表達。例如《文選·張協〈雜詩〉》中“述職投邊城,羇束戎旅間”,呂延濟注為“羁束,猶拘束也”。唐代白居易《早春遊曲江》也提到“散職無羁束”,體現不受拘束的自由狀态。

  2. 羁旅困頓
    形容旅途中的艱難困苦。如杜甫《客堂》中“客堂叙節改,具物對羈束”,仇兆鳌注解為“羈束,旅困也”。


二、法律術語中的特殊含義

在法律語境中,“羁束”特指行政行為受到法律規範的嚴格約束,要求行政機關必須按照法律明确規定的範圍、條件、标準、形式和程式執行,沒有自由裁量的空間(例如行政許可的審批條件)。


三、應用場景與例句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語的古典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辭海》《文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羁束】的意思

《羁束》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受限制、束縛、約束的狀态。它常常用來描述個人受社會、家庭、道德等各種因素的約束而感到局促不安的情況。

【羁束】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羁束》的拆分部首是「羊」和「木」,其中「羊」指羊類動物相關的事物,而「木」指與木材或木器相關的事物。《羁束》一詞共有10個筆畫。

【羁束】的來源

《羁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易·系辭上》中的一句話:“言而無信,行而無農,動而無時,或承之羁而牽之束之。”這裡的「羁束」用來形容人沒有自由,被外在的力量限制住。

【羁束】的繁體字

《羁束》的繁體字為「羈束」。

【羁束】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寫法為「羈縻」,其中「縻」是一種古代束縛囚犯用的皮索。

【羁束】的例句

1. 他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羁束下,從未有過自由的空間。

2. 她覺得自己的工作太過羁束,渴望能有更多的發展機會。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 羁絆、羁絆不清、解羁、放羁、羁縻化。

近義詞: 束縛、約束、牽制。

反義詞: 自由、解脫、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