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补牢的意思、补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补牢的解释

比喻对出现的失误,及时设法补救。 清 王韬 《<火器说略>前序》:“然则来軫方遒,补牢未晚。”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妄谓及今为之,犹可补牢。”参见“ 补牢顾犬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补牢”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ǔ láo,其核心含义是在问题出现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常与“亡羊”连用为“亡羊补牢”。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战国策·楚策四》:
    原文“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原指楚襄王在失去都城后听取庄辛建议,励精图治以挽回局面。
  2. 历史用例:
    清代王韬《火器说略前序》中“补牢未晚”,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犹可补牢”,均强调及时补救的重要性。

三、用法与例句


四、近义与延伸


“补牢”通过修补羊圈的意象,生动传达了“事后补救”的智慧。其核心并非鼓励犯错,而是强调出现问题后积极应对的态度,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精神。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补牢(bǔ láo)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修补破损的围墙或建筑物,也可以引申为弥补不足或修正错误。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衤和牛。衤是表示衣物的部首,而牛是表示动物的部首。补牢的笔画总数是12画。 《补牢》一词的来源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劳生者必先补其故,为死者者必先修其生。”引申意义是指在发生问题之前加以防范,避免事情的发生,或者在问题发生后采取行动进行修复。 在繁体字中,《补牢》这两个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时候,补字的底部是由旁边撇出一点,再连接回去。牢字的写法与现代相同。 一些例句中的使用补牢的搭配词有: 1. 我们要及时对产品的问题进行补牢,以保证质量的稳定。 2. 他一直努力工作,试图补牢把之前的错误弥补过来。 与补牢相关的一些词汇有: 1. 加固、修缮、修补 - 这些词可以作为补牢的近义词,表示对破损或有缺陷的东西进行修补或弥补。 2. 硕究、弊病 - 这些词可以作为补牢的反义词,表示在事情发生之后才进行修复,或者表示没有修补的缺陷或问题。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