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千年萬年,形容歲月長久。 南朝 宋 鮑照 《拟行路難》詩之九:“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詞。” 金 元好問 《湘夫人詠》:“千秋萬歲帝鄉遠,雲來雲去空悠悠。” 郭小川 《新路歌》:“我們的事業呵,千秋萬歲!”
(2).祝長壽之辭。《韓非子·顯學》:“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萬歲。’千秋萬歲之聲聒耳,而一日之壽無徵於人。” 唐 李峤 《汾陰行》:“聲明動天樂無有,千秋萬歲南山壽。”《新唐書·禮樂志九》:“臣某等不勝大慶,謹上千秋萬歲壽。”
(3).婉言帝王之死。《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上與 梁王 燕飲,嘗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王辭謝。”《北史·隋房陵王勇傳》:“每思東宮無正嫡,至尊千秋萬歲後,遣汝等兄弟向 阿雲 兒前再拜問訊,此是幾許大苦痛邪!”《新五代史·唐臣傳·郭崇韬》:“俟主上千秋萬歲後,當盡去宦官。”
(4).指千歲鳥、萬歲禽,傳說中的長壽神鳥。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千歲之鳥,萬歲之禽,皆人面而鳥身,壽亦如其名。”《隋書·王劭傳》:“時有人於 黃鳳泉 浴,得二白石,頗有文理……又有卻非及二鳥,其鳥皆人面,則《抱樸子》所謂‘千秋萬歲’也。”
(5).見“ 千秋歲引 ”。
“千秋萬歲”是一個漢語成語,具有多重含義和用法,以下從不同維度詳細解釋:
形容歲月長久
指時間跨度極大,常用于表達對永恒或長期延續的感慨。如《韓非子·顯學》中記載:“使若千秋萬歲”,強調時間的無限性。
例:南朝宋鮑照詩句“千秋萬歲無音詞”即用此意。
祝人長壽的敬辭
古代常用于祈福或祝壽場合,表達對他人健康長壽的祝願。例如楚王遊雲夢時感歎:“寡人萬歲千秋之後,誰與此樂矣?”。
諱稱帝王之死
封建社會“萬歲”逐漸成為帝王專屬稱謂,因此“千秋萬歲”也隱晦指代帝王去世。如《三國演義》中“至千秋萬歲”暗含此意。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韓非子》《戰國策》等古籍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詩詞名句網)。
千秋萬歲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祝福人長壽康泰,萬事亨通。下面分别介紹了該成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千秋萬歲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為:“千”字的部首為“十”,總筆畫數為三畫;“秋”字的部首為“禾”,總筆畫數為七畫;“萬”字的部首為“一”,總筆畫數為三畫;“歲”字的部首為“歲”,總筆畫數為六畫。
千秋萬歲來源于唐代白居易的《長恨歌》:“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意為千秋萬歲的名聲寂寞,不過是世間的過去事情。後來,這個成語就用來表達祝福人長壽康泰,萬事亨通。
繁體字“千秋萬歲”。
古時候“歲”字的寫法為“歲”,現在改為“歲”。
他是我們的老祖宗,千秋萬歲,永垂不朽。
千古、千秋、萬歲、萬事、萬年、萬古
長壽、萬福、萬壽、萬年
萬劫不複、萬念俱灰、短命、夭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