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ainstaking efforts;pains;trouble taken]∶辛苦耗費的心思或精力
一片苦心
(2) [painstakingly]∶費盡心思
苦心經營
(1).費盡心思。《莊子·漁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 宋 蘇洵 《上韓舍人書》:“自兩制以上宜皆苦心焦思,日夜思念。” 清 黃景仁 《響山潭》詩:“得此為同聲,苦心殊未枉。”
(2).指辛勤地耗在某種工作上的心力。 唐 杜甫 《韋諷錄事宅觀畫馬圖歌》:“借問苦心愛者誰?後有 韋諷 前 支遁 。”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鄭漁仲 《藝文略》,凡十二類……案 鄭 之析類,頗極苦心。” 茅盾 《無題》:“現在的批評家有誰肯細心揣摹我的苦心。”
(3).藥草沙參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沙參》:“白參、知母、羊乳、羊婆奶、鈴兒草、虎鬚、苦心。”
“苦心”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kǔ xīn,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釋:
詞性
構詞
由“苦”(形容艱難、辛勞)和“心”(指心思、精力)組成,強調付出辛勞的用心()。
費盡心思
指在某一目标或事務上投入大量精力與智慧。例如:
耗費的心力
側重結果層面的付出,如“煞費苦心”指為達成目标耗費巨大精力()。唐代杜甫《韋諷錄事宅觀畫馬圖歌》中“借問苦心愛者誰”也呼應此意()。
刻意的用心
強調主觀上的刻意追求,如《紅樓夢》第六十八回中鳳姐的“求妹妹體諒我的苦心”()。
藥草别名
在《本草綱目》中,“苦心”是沙參的别稱,屬次要含義()。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莊子》《古詩十九首》等文獻()。
苦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盡心思、付出辛勤努力的心思。它由苦和心兩個部分組成。
苦的部首為艸,總筆畫數為8;心的部首為心,總筆畫數為4。因此,苦心的總筆畫數為12。
苦心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三國演義》中,形容一個人為了某個目标或事情所付出的辛苦努力。繁體字為苦心。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苦心的寫法可能不同于現在的寫法。然而,由于沒有确鑿的曆史記錄,我們無法确切知道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
以下是一些使用苦心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苦心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