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才氣的意思、才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才氣的解釋

[brilliance of mind;rich talent] 才華、才情

這個業務上很有才氣的女專家

詳細解釋

(1).才能、氣魄。《史記·李将軍列傳》:“ 李廣 才氣,天下無雙。”《三國志·吳志·諸葛恪等傳論》:“ 諸葛恪 才氣幹略,邦人所稱。” 宋 蘇轼 《霍光論》:“至於 霍光 ,先無尺寸之功,而才氣數術,又非有以大過於羣臣。而 武帝 擢之於稠人之中,付以天下後世之事。”

(2).指才能;才幹。 明 方孝孺 《贈盧信道序》:“負才氣者以豪放為通尚;富侈者以驕佚自縱。” 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這個在業務上很有才氣的女工程師,她本來可以成為國家很缺少的機電設備專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才氣在漢語中指個體展現出的卓越才能與智慧鋒芒,尤指在文學藝術創作中表現出的獨創性與感染力。其核心包含三層含義:

  1. 天賦與能力的綜合體現

    指人先天禀賦與後天修養融合而成的創造性才能,如文思敏捷、見解獨到等特質。《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顯露于外的才能和靈氣”,強調其外顯性特征(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

  2. 藝術表現力的核心特質

    特指文藝創作中通過語言、意象等傳遞的感染力與審美高度。如《世說新語》評嵇康“才氣橫溢”,即贊其詩文情感充沛、境界超拔(來源: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3. 動态的智慧鋒芒

    區别于靜态的“才華”,“才氣”更強調思維迸發的即時性與銳利度。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稱李白“才氣豪邁”,凸顯其創作中噴薄而出的靈感張力(來源: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

經典用例佐證

▶ 《紅樓夢》第三回寫黛玉:“衆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态度。”此處“風流态度”即暗含詩書浸潤的才氣(來源:曹雪芹《紅樓夢》)。

▶ 蘇轼《和董傳留别》中“腹有詩書氣自華”,揭示才氣需以學識為根基,外化為精神氣質(來源:蘇轼《東坡七集》)。

近義辨析

與“才華”相較,“才氣”更側重創作過程的靈動性,如嚴羽《滄浪詩話》評盛唐詩“惟在興趣,羚羊挂角,無迹可求”,正是才氣化境的體現(來源:嚴羽《滄浪詩話·詩辨》)。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
  2. 劉義慶. 世說新語[M]. 中華書局, 2007.
  3. 沈德潛. 說詩晬語[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79.
  4. 曹雪芹. 紅樓夢[M]. 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8.
  5. 蘇轼. 蘇轼詩集[M]. 中華書局, 1982.
  6. 嚴羽. 滄浪詩話校釋[M].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1.

網絡擴展解釋

“才氣”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ái qì,其核心含義指才華或才情,尤其強調個人在特定領域(如文學、藝術等)表現出的獨特能力和創造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内涵

2.曆史出處與演變

3.用法與示例

4.近義詞與辨析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例,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文獻,或查閱詞典類來源(如、4、9)。

别人正在浏覽...

把卷北鄉貶瘦博聞彊識讒焰刍薪慈恕得也麼疊撲疊嶂層巒凡木蔓法無二門蜂潰浮套弓繳狗裘灌叢合調慧覺灰突突極度金花土釦切駃烈爛眼邊蠟台良萌連樯烈栗屴崱立治淪翳媽拉巴子謾天謾地民憤拿唐撚眉鳥旗情天孽海衾衽秋星齊煙九點渠門染缸房熱淚沙濾生割聖齑舒緩私記蒜瓣玩兒壞忘機甕偎紅倚翠五暴五布無針難引線霞石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