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厄,窘迫。 前蜀 杜光庭 《青城鄭瑱尚書本命醮詞》:“伏惟少駐鸞驂,下臨塵壤,愍其歉迫,假以恩休。”
“歉迫”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形容困厄、窘迫的境地,尤其在物質或生活條件方面。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歉迫”指因資源匮乏或外部壓力導緻的艱難處境,常與經濟拮據相關,如提到“困厄,窘迫”。例如:生活歉迫、手頭歉迫。
語境擴展
除了經濟層面,也可形容其他困境,如時間緊迫或精神壓力,但需結合上下文使用。例如文獻中“愍其歉迫”即表達對困頓處境的同情。
曆史用例
該詞最早見于前蜀杜光庭的《青城鄭瑱尚書本命醮詞》:“愍其歉迫,假以恩休”,意為請求神靈憐憫困苦、賜予恩惠。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查閱漢典或查字典等來源。
《歉迫》是一個形容詞,常用來形容人陷于困境或處境艱難的狀态,感到非常壓迫和難過。
《歉迫》的部首是“歹”,總共由13畫組成。
《歉迫》是由“歉”和“迫”兩個字組成。其中,“歉”通常用于表達道歉和内疚的意思,“迫”主要表示被迫、逼迫、壓迫。
在繁體字中,“歉迫”寫作「歉迫」。
古時候,《歉迫》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因為經濟問題而陷入了歉迫的境地。
2. 她無法承受家庭的歉迫生活,決定出去打工。
1. 歉意
2. 歉收
3. 迫切
4. 迫害
1. 困頓
2. 困境
3. 窘迫
4. 焦慮
1. 寬裕
2. 舒適
3. 安逸
4. 自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