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姜的意思、乾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姜的解釋

晾幹的生姜塊莖。中藥的一種。 晉 葛洪 《抱樸子·至理》:“菖蒲、乾薑之止痺濕,菟絲、蓯蓉之補虛乏……俗人猶謂不然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乾薑》:“乾薑,以母薑造之。”《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拄拐上虬鬚節,握着乾薑般五個指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乾姜”是“幹姜”的繁體寫法,指生姜的幹燥根莖,既是中藥材,也可用于烹饪。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乾姜指通過晾曬或低溫幹燥制成的生姜塊莖。其性辛熱,歸脾、胃、腎等經,是中醫常用藥材,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等功效。

  2. 制作方法
    傳統制法選用母姜(老姜)為原料,除去須根和泥沙後曬幹或低溫幹燥,切片後稱為“幹姜片”。因老姜辛辣成分更高,藥效強于普通生姜。

  3. 藥用功效
    主治脘腹冷痛、嘔吐洩瀉、寒飲咳喘及肢冷脈微等症。例如《傷寒論》中的桂枝湯即含幹姜,用于驅寒通絡。

  4. 使用場景

    • 中藥:多用于配伍方劑,如與附子配伍增強回陽救逆效果。
    • 烹饪:作為調料增香去腥,常見于炖湯、鹵味等。
  5. 讀音注意
    “乾”在此處為“幹”的繁體字,應讀“gān jiāng”而非“qián jiāng”(“乾坤”的“乾”讀qián)。

提示:如需具體藥方或用量,建議咨詢中醫師,因體質不同需辨證施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乾姜

乾姜是一個漢字詞語,常見于中文中。下面将會介紹關于乾姜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乾姜指的是幹燥的姜根。姜是一種香辛的植物,常用作調味品,而乾姜就是指将生姜幹燥後所得的幹姜。

拆分部首和筆畫

乾姜的部首是⺮(竹)和女(姓)。

乾姜的筆畫數是12,其中乾的筆畫數是11,姜的筆畫數是3。

來源

乾姜是一個古代漢字。在古代,乾的本義是指幹燥的意思,姜則指的是姓氏。因此,乾姜可以理解為“幹燥的姓氏”,也就是幹燥的姜根。

繁體

繁體字中的乾姜為「乾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乾姜常見的寫法為「幹姜」。

例句

1. 我買了一些乾姜來用于烹饪。

2. 這個草藥方子裡有乾姜的成分。

3. 新鮮的生姜沒有幹姜的味道。

組詞

乾沙、乾果、乾坤、乾隆

近義詞

幹姜、幹姜根

反義詞

鮮姜、濕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