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蒲草編的席子。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相國寺内萬姓交易》:“第二三門皆動用雜物,庭中設綵幙露屋義鋪,賣蒲合、簟席。”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郊特牲》雲:‘莞簟之安,而蒲越藁鞂之尚。’《左氏傳》雲:‘大路越席。’越,戶括反。今 錢塘 市肆所賣蒲合,即越也。以越為合,聲之訛耳。”參見“ 蒲越 ”。
“蒲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解釋:
實物含義
指用蒲草編織的席子,常見于古代文獻記載。例如:
成語含義(需謹慎參考)
提到“蒲合”作為成語,表示“人們的心思、意見或行動達成共識”,比喻像蒲草聚集般一緻。但這一解釋在其他文獻中未見直接佐證,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引申義。
補充說明
“蒲合”的實物含義更為明确且被多部古籍引用,而成語用法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適用性。如需深入考證,可參考《東京夢華錄》等宋代史料。
蒲合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為草木叢生。
拆分部首:蒲(草)+ 合(攏)
筆畫:蒲合共11畫
來源:蒲合一詞最早見于《草木子》一書中,在古代用來形容草木叢生的景象。
繁體:蒲合的繁體字為蒲鈔。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蒲合的寫法稍有不同,蒲寫作“艹甫”合寫作“力口”。
例句:這片林地已經廢棄多年,如今已經蒲合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組詞:蒲合地、蒲合處、蒲合狀
近義詞:叢林、草木蔥茏
反義詞:荒地、荊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