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蜱醢的意思、蜱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蜱醢的解釋

蚌肉做的醬。《儀禮·既夕禮》:“東方之饌,四豆:脾析、蜱醢,葵菹、蠃醢。” 鄭玄 注:“蜱,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蜱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pí hǎi,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蚌肉制成的醬,屬于古代飲食或祭祀用品。其中:

    • 蜱(pí):本義為一種寄生性節肢動物(即“壁虱”),但在該詞中通“蜯”(蚌的異體字),指蚌類。
    • 醢(hǎi):古代用肉類、魚類等制成的醬;也指一種将人剁成肉醬的酷刑。
  2. 文獻出處
    出自《儀禮·既夕禮》:“東方之饌,四豆:脾析、蜱醢,葵菹、蠃醢。” 鄭玄注:“蜱,蜯也。”(“豆”為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3. 用途與背景
    作為古代禮儀中的祭品或食物,常見于先秦文獻,反映了當時飲食文化和祭祀制度的特點。


擴展知識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飲食文化或相關禮儀制度,可參考《儀禮》《周禮》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蜱醢:一個古老的詞彙

蜱醢是一個古老的漢字詞彙,有着豐富的内涵和獨特的意義。這個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蟲部和酉部。蟲部表示與蟲子有關,而酉部則表示與酒相關。蜱醢一共有16個筆畫。

關于蜱醢詞的來源,目前尚無一緻的研究結果。有學者指出,蜱醢原本是用來描述一種用蜱蟲和酒制成的醬料。另外一些學者則認為,蜱醢是指用蜱蟲來勾勒或裝飾酒杯的一種藝術形式。

在繁體字中,蜱醢的形式稍有不同。繁體字寫作螵醢,但其發音和意義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蜱醢在古代的寫法為螵醢,但其意義并未改變。古代人們使用毛筆寫字,字形相對書寫簡便,與現代字形有所差異。

以下是一些蜱醢在句子中的使用例句:

1. 他做飯時加入了一勺蜱醢,使得菜肴更加美味。

2. 這個藝術家用蜱醢勾勒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圖畫。

蜱醢作為一個獨特的詞彙,并沒有過多的相關詞彙或者組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将其與其他詞彙進行組合來創造新的意義。

以下是一些與蜱醢相關的詞彙:

1. 蟲酒:與蜱醢類似的用來表達蟲子和酒的一個詞彙。

2. 酒蜱:描述酒中的蛆蟲。

蜱醢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很難确定,因為它是一個相對獨特的詞彙,沒有明确的同義詞或反義詞與之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