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裒次的意思、裒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裒次的解釋

搜集編排。《新唐書·儒學傳上·蕭德言》:“ 太宗 欲知前世得失,詔 魏徵 、 虞世南 、 褚亮 及 德言 裒次經史百氏帝王所以興衰者上之。” 章炳麟 《文學總略》:“ 昭明太子 序《文選》也,其於史籍,則雲‘不同篇翰’,其於諸子,則雲‘不以能文為貴’。此為裒次總集,自成一家,體例適然,非不易之定論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裒次"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字詞分解:

  1. 裒(póu):本義為聚集、收集。如《詩經·周頌》中"敷天之下,裒時之對"即用此意。
  2. 次(cì):指編排、排列。古代常指對文獻或事物的整理排序。

整體含義: "裒次"指将零散材料系統性地搜集并編排成冊的過程,常用于描述古籍整理或文獻彙編。例如:"學者裒次文獻,編纂成冊"。

應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學術研究、曆史考據等領域,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史類著作中仍可見到。

如需更詳細古籍用例,可查閱《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裒次》的意思

《裒次》是一個漢語詞語,意為“一挑一選”。表示對人或物進行仔細挑選、篩選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裒次》是由部首裝(zhuāng)和次(cì)組成。部首裝表示與衣物有關,次表示次數。

《裒次》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裒次》最早見于《左傳·僖公四年》:“裒次必皆布之,布,則無暇也。”意為“挑選每一個都要篩選,篩選之後,便沒有疏忽遺漏的。”可見,裒次一詞最早出自《左傳》。

繁體

《裒次》在繁體字中寫作「裒次」,發音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裒次》以己辵(chuo)和次(cì)組合而成,辵表示行走,次表示次數。

例句

他花了很多時間裒次這批貨物,确保每一個都是符合标準的。

組詞

裒次不舍、裒次留心、裒次精選、裒次挑選。

近義詞

選擇、挑選、篩選。

反義詞

任意、隨意、一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