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破頭話的意思、破頭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破頭話的解釋

謂自述前生事。 明 胡侍 《真珠船·破頭話》:“餘聞冥化妙微,忌人語洩。自述前生事,謂之説破頭話,犯者必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破頭話"是一個漢語方言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預先說出的、可能令人難堪或掃興的直白、不吉利或警告性質的話語。它強調在事情發生或結果揭曉前,先把可能的不利情況或最壞打算說出來,帶有"丑話說在前頭"的意味。

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1. 核心語義與用法:

    • 預先警示:指在行動開始前或結果未知時,提前說出可能遇到的困難、失敗的風險或不利的後果。目的是讓對方有心理準備,降低期望值,或明确責任界限。
    • 直言不諱:通常指那些直接、不加掩飾、甚至聽起來刺耳、不中聽的話。它可能涉及批評、拒絕、風險提示或對潛在問題的揭露。
    • 降低預期/撇清責任:說"破頭話"的人常常是為了避免事後被埋怨或追責,事先聲明困難或風險,暗示"我已經提醒過你了"。
    • 語境特征:多用于需要明确責任、風險較大的場合,如合作、借貸、承諾幫忙、預測結果等。有時也用于自嘲或表達悲觀預期。
  2. 詞源與構成:

    • "破頭":形象地比喻話語像打破頭一樣令人難受、難堪或帶來不好的開端("破"有破壞、不好的預兆之意)。
    • "話":指言語、說辭。
    • 組合起來,"破頭話"就是指那些說出來像"打破頭"一樣讓人不舒服、但又是預先說明的直白話語。
  3. 地域分布:

    • 該詞主要通行于吳語區(如上海、蘇州、杭州、甯波等地)和部分官話區(如四川、重慶等西南官話區)。在北方官話區使用相對較少。
  4. 文學與文獻例證:

    • 在明清小說中能找到類似用法。例如,《醒世恒言》等作品中常有"先說下破頭話"、"講幾句破頭話"的表達,意指事先講明困難或條件。
    • 現代方言研究著作和詞典中均有收錄和解釋:
      • 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的《漢語方言大詞典》對"破頭話"有明确釋義,指出其"預先說在前面的話,多指掃興的話或難聽的話"的含義。
      • 各類吳語詞典(如《上海話大詞典》、《蘇州方言詞典》)也将其作為特色詞彙收錄。
  5.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丑話、掃興話、喪氣話(側重負面效果);開場白、前提條件、免責聲明(側重功能)。
    • 反義詞:吉利話、好聽話、順耳話、馬後炮(事後才說)。

"破頭話"是一個具有鮮明方言特色的詞彙,指在事前說出的、直白而不中聽、帶有警示或降低預期作用的話語。它反映了說話者務實、謹慎或規避風險的心理,是漢語方言中表達"事先聲明"、"丑話說在前頭"這一概念的生動說法。

主要參考來源:

  1. 古典文獻用例: 馮夢龍《醒世恒言》(例證其曆史用法) - 可參考權威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但需自行查找具體卷目)。
  2. 方言詞典釋義: 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 權威工具書,提供專業定義與分布信息。
  3. 地方方言研究: 各類吳語及西南官話地區方言詞典(如錢乃榮《上海話大詞典》、葉祥苓《蘇州方言詞典》等) - 提供具體方言點的使用情況與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破頭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和來源有所不同,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1. 原始含義(自述前生事)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胡侍《真珠船·破頭話》,指“自述前生事”,即談論自己前世經曆的話語。古人認為洩露此類内容會觸犯禁忌,甚至招緻災禍,因此帶有神秘色彩。

  2. 現代引申義(晦澀難懂的話)
    在當代網絡和部分詞典中,“破頭話”被引申為形容難以理解或邏輯混亂的言辭。例如:

    • 指語言晦澀、邏輯不清,讓人費解(如專業術語或文言文);
    • 也可戲稱某些故弄玄虛的表達方式。

補充說明:

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時注明出處,以避免歧義。

别人正在浏覽...

寶殿冰籁畢生不體參審側芽暢是撦鼓奪旗池魚傳位垂年慈光賜劍叢錯摧堅獲丑打恭斷章取義兒女腸法方浮一大白蛗螽各執一詞還納黃骢馬恚汗虎蟹假版假虎講校基構祭陌極卒課田客席奎垣攔禁理會卯飲墨梅圖嗫喋凝穩批允彊直青衫耆年碩德實打實着拭目以俟泝本太陽爐投桃之報文案孔目沃州無濟現反相圃銷算狹義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