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皤翁的意思、皤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皤翁的解釋

白發老人。 金 趙元 《田間秋日》詩之三:“皤翁傴僂負薪行,稚子跳梁剝棗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皤翁

“皤翁”是漢語中對白發老者的雅稱,由“皤”與“翁”二字複合而成。

一、字義解析

  1. 皤(pó)

    本義指白色,多形容須發。《說文解字·白部》釋:“皤,老人白也。” 如《易·贲卦》“贲如皤如”,即以“皤”喻須發潔白之态。

  2. 翁(wēng)

    泛指老年男性,《史記·項羽本紀》有“吾翁即若翁”之例,後引申為對長者的尊稱。

二、詞義與文學意象

“皤翁”特指白發蒼蒼的老翁,常見于古典詩文,承載對高壽、德劭者的敬意。如:

三、文化意蘊

該詞蘊含傳統敬老觀念,如《禮記·王制》“養耆老以緻孝”,将白發視為生命智慧與閱曆的象征。古人亦以“皤翁”入畫,如宋代《踏歌圖》中的老者形象,傳遞恬淡自適的晚年境界。


權威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https://www.zhbc.com.cn/book/9787101131231

  2. 《全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

    https://www.guji.com.cn/book/9787532575090

  3. 《宋畫全集:風俗人物卷》(浙江大學出版社)

    https://www.zjupress.com/book/9787308198760

網絡擴展解釋

“皤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皤翁”指白發老人,其中“皤”意為白色(多形容頭發或須發),“翁”則是對老年男子的稱呼。例如金代趙元《田間秋日》詩中的“皤翁伛偻負薪行”,即描繪了白發老人彎腰背柴行走的形象。

  2. 構詞分析

    • 皤:本義為白色,如《左傳》中“皤其腹”形容腹部肥大,後引申為頭發花白。
    • 翁:泛指年長男性,常見于“老翁”“漁翁”等詞。
      二者組合後,特指因年老而須發皆白的男性。
  3. 出處與用法
    該詞多見于古典詩文,如金代趙元的詩句(見、3),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書面語或文學化表達。

  4. 其他關聯含義
    “皤”在古漢語中偶有“大腹”之義(如“皤其腹”),但“皤翁”一詞未沿用此意,僅強調年齡與外貌特征。

  5. 總結
    “皤翁”是帶有文學色彩的詞彙,需結合語境理解。若需更多例句或近義詞(如“皓首”“白發老叟”),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傲棄百二關河白山水電站半瓶醋不羁之才不球的怎側脈茶飯超重元素朝馔茶肆楚女真祠谒道道斷訖多瘿飛流飛沙走礫風觀鳳狂龍躁撫心更令明號宮罰規避貴足孤角黃米頭兒郇公廚繮繩截發锉藳刊頭叩刀昆仲雷霆萬鈞曆家裡陌緑耳公馬革裹屍鬘華毛蟲煤尾抹零南金東箭碰見瓢觯窮問企者不立潤益森棱沈碑實驗室姝子松柏之志探拾譚藝陶洽忒楞楞騰象征箫鼓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