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收斂心神。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於是撫心定氣,復見所夢。”
(2).撫摸6*胸口。表示感歎。《列子·湯問》:“ 師襄 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 師曠 之清角, 鄒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明 夏完淳 《懷李舒章》詩:“引領不可見,撫心徒自傷。” 馬駿聲 《端陽赫麗樓獨酌》詩:“客裡光陰草草過,撫心高蹈奈愁何!”
(3).撫摸6*胸口。表示反省自問。 明 于謙 《辭欽賜第宅疏》:“臣羌無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賜,撫心如懼,揣分何堪。”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受聖主累世豢養之恩,懷名師特達知遇之感,撫心切齒,罔報涓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撫心漢語 快速查詢。
撫心是漢語書面語中具有豐富情感色彩的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及用法如下:
字面動作與基本義
指用手撫摸胸口或心髒位置的動作。這一動作常是人在情緒激動時無意識的身體反應,用以安撫内心的波瀾。
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引申義:自我反省與愧疚
最常用的引申義是表示因做錯事或未能盡責而感到自責、愧疚、痛心。此時“撫心”帶有強烈的自省和悔恨色彩,常與“自問”連用,如“撫心自問”。
例:面對失敗,他撫心自問,深感愧疚。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
引申義:悲痛與哀歎
用于表達極度悲痛、傷心或感慨時的情狀。此時動作本身象征着試圖平複内心的巨大痛苦或哀傷。
例:聽聞噩耗,她撫心恸哭。
來源:《漢語大詞典》、《辭源》(商務印書館修訂本)。
文言用法
在古漢語中,“撫心”也可直接表示“拍打胸膛”,是表達悲憤、感慨或呼號的強烈肢體語言。
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其文中有“撫心而泣血”之句(此為文學化表達,非直接引用)。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王力古漢語字典》。
“撫心”一詞由具體的身體動作(撫摸胸口)衍生出抽象的情感表達,主要用于刻畫自責、愧疚、悲痛、感慨 等強烈内心活動,具有濃厚的書面語色彩和情感深度。其權威釋義主要參考自《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經典漢語工具書。
“撫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角度解析,結合古籍例證和現代用法:
收斂心神
指通過撫摸胸口或調整呼吸來平複情緒、集中注意力。如戰國宋玉《神女賦》序中“撫心定氣,複見所夢”,即通過此動作恢複冷靜狀态。
表達感歎或悲痛
動作上撫摸胸口,常伴隨強烈情感。例如:
自我反省
通過觸摸胸口象征内省,如馬駿聲詩句“撫心高蹈奈愁何”,體現對自身處境的審視。
使用注意: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現代口語較少使用。其情感色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既可表深沉感慨,亦可表理性反思。
愛才如渴鼇鼻叭兒畚插綳吊表裡一緻碧芬欂栌漕試嶒崚刬内赪頰褫情傳載醋勁大理石大媽當家子丹泥大象杜門絕客蠹朽逢殷負犯耕事罐子瑰英曷若黃鯉蝗災嘩晔見光交際明星靜退晶狀體考見孔目阃幕苦心孤詣兩栖動物列嶽骊連陵霄隆隆美人蕉末操齧岸切韻掃愁帚生鄙設私射罔水銀浸私解酸哽撻罰通谒頑才無響現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