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 玄圃 。《穆天子傳》、《淮南子·墬形訓》作“縣圃”。傳說為天神所居。 清 畢沅 以為即 甘肅 張掖縣 北之 雞山 。《山海經·西山經》:“又西三百二十裡,曰 槐江之山 ……其中多蠃母,其上多青雄黃,多藏琅玕、黃金、玉,其陽多丹粟,其陰多采黃金銀。實惟帝之平圃, 神英招 司之。”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去肅表乎時訓,行慶動於天矚。載懷 平圃 ,乃睠 芳林 。”
(2).平坦的園圃。 三國 魏 阮籍 《清思賦》:“遊平圃以長望兮,乘脩水之華旂。”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山高水長殿看煙火》:“樓凡五楹,不加丹堊,前平圃數頃,地甚爽塏,遠眺 西山 ,如髻出苑墻間,渾如圖畫。”
“平圃”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平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農田平整、土地整治。
《平圃》的部首是冖(mì)和囗(wéi),共有10個筆畫。
《平圃》的出處為《史記·五帝本紀》,原文是:“神農嘗為平圃。”指的是神農氏為了修整農田而進行的工作。
《平圃》的繁體字為「平圃」。
在古代,人們常使用篆書來書寫漢字,《平圃》的古代寫法如下:
平:丌斤勹卩豕冖(10畫)
圃:囗蔔卩豕冖(11畫)
1. 農民們努力進行平圃工作,使得農田更加肥沃。
2. 為了提高農田利用率,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平圃工程。
1. 平整:指物體表面沒有凸凹、高低的不平,可以形容農田或道路整齊平坦。
2. 農田:指用來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3. 土地:指地球表面的陸地部分。
整治、平整、修整、改造。
不整、不平、荒廢、疏于管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