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貪圖榮華。《周書·柳帶韋傳》:“夫顧親戚,懼誅夷,貪榮慕利,此生人常也。” 宋 宋祁 《梁子材宰葉州鄭縣》詩:“貪榮壽母陔蘭養,不過忠臣坂道危。” 清 姚鼐 《覆張君書》:“雖因人驟進,而不為貪榮。”
“貪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貪圖榮華富貴,常帶有貶義色彩,指過度追求名利地位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貪榮”指對權勢、財富或社會地位的過度渴望,通常與“慕利”連用(如“貪榮慕利”),表示對名利雙收的執念。該詞最早見于《周書·柳帶韋傳》,強調這種行為是人性常态,但也暗含批判。
“貪榮”常與“慕利”連用,形成成語“貪榮慕利”,形容對名利的熱衷(如《周書》用例)。
該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強調對世俗名利的過度追逐。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周書》、宋祁詩作等文獻來源。
貪榮,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貪圖名利,追求虛榮。
貪:部首貝,總筆畫11;榮:部首艹,總筆畫9。
貪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尚書·周書·泰誓》:“嗟!開四方之齊民,恤孤獨之急矣,而不恪軍旅之事者,匪後乎?”其中“不恪軍旅之事者”即指那些貪圖虛榮、不忠于軍旅職責的人。
繁體字為「貪榮」。
在古時候,貪榮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有時會有變化,如「貪榮」、「貪榮利」等,但其含義與今天的用法相同。
1. 他貪榮虛榮,總是追求名利,不顧他人的利益。
2. 不要為了貪榮而追逐虛無的東西,應該追求真正的價值。
貪欲、貪婪、榮耀、榮華富貴。
好名好利、攀比心、趨炎附勢。
淡泊名利、忠誠正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