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的低處。泛指低窪之處。 北周 庾信 《小園賦》:“草樹混淆,枝格相交。山為簣覆,地有堂坳。” 唐 孫逖 《和左衛武倉曹衛中對雨創韻贈右衛李騎曹》:“忽聞徵并作,觀海愧堂坳。”
“堂坳”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字面含義
指房屋廳堂的低窪處,或泛指地面凹陷的地方。如北周庾信《小園賦》中“地有堂坳”,唐代孫逖詩句“觀海愧堂坳”均用此意()。
引申含義
部分詞典(如)提到其象征家庭富裕繁榮,但這一說法缺乏廣泛文獻佐證,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需謹慎使用()。
補充說明:
《堂坳》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坐落在兩山之間的平坦地帶。
拆分部首:土、坴
拆分筆畫:土 - 3畫,坴 - 7畫
《堂坳》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組,形象地描述了一片位于兩山之間的平坦地帶。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用來形容自然地理環境的詞彙。
繁體字為「堂壚」,壚是指土方、壕塹之意。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和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寫作「堂塿」。塿是指隆起的土地或堆積成丘的土地。
1. 他們家的院子是一個堂坳,非常適合種花種草。
2. 那個村莊周圍都是堂坳,形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1. 山坳:山間的凹地。
2. 坳地:低窪的地帶。
3. 地坳:地面凹陷的地方。
4. 窪坳:地面稍微低窪的地方。
1. 地窩:比較淺的坑洞。
2. 地塊:平坦的一片土地。
3. 坪地:山間的平坦地帶。
1. 山峰:山的尖頂或高聳的部分。
2. 崗地:山丘上的平坦地帶。
3. 坡地:山坡上的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