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紛纭聚集。《新唐書·陸贽傳》:“從狩 奉天 ,機務填總,遠近調發,奏請報下,書詔日數百, 贄 初若不經思,逮成,皆周盡事情。”
“填總”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成語用法(現代常用)
古籍用法(較少見)
補充說明:
《填總》是一個中文詞語,意思是填寫總結、填報總結。通常用于描述對工作或活動進行總結并提交相關報告的情況。
根據《康熙字典》,《填總》的拆分部首為“土”和“竹”,拼音為“tǐan”和“zǒng”。其中,“土”偏旁表示與土地相關的含義,“竹”偏旁表示和竹子相關的含義。
根據筆畫順序,《填總》的總計有14畫。其中,“填”字的筆畫順序為“丿、厶、口、川”,共計4畫;“總”字的筆畫順序為“宀、一、丨、丨、止、丶、口”,共計10畫。
《填總》是現代漢語詞語,來源于漢字的演變和發展過程。
對應于繁體字,“填”的繁體字形為“填”,“總”的繁體字形為“總”。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而“填”和“總”作為現代漢字,其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相近,沒有明顯變化。
1. 請你填總結報告并于下周提交給我。
2. 這次活動結束後,我們需要把收集到的數據填總整理,以供分析。
1.填報:填寫并報告。
2.填寫:填寫字句或寫信。
3.填補:填滿缺口。
4.總結:将一連串事實或情況歸納出要點。
5.總結報告:歸納整理并彙報相關事宜的文件。
1.整理:将雜亂的事物整齊有序地擺放或搭配。
2.歸納:通過總結把材料、情況或觀點歸納成要點。
3.總結:将一連串事實或情況歸納出要點。
1.解開:解開封鎖、綁束、糾纏的東西。
2.開放:打開原本封閉的狀态。
3.散開:分散離去。
【别人正在浏覽】